|
4月22日,网络上一篇未经核实的消息把怀新高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帖子称,湖南怀新高速公路管理处斥资百万打造“镇妖塔”,取名“真趣楼”。而事实上,本报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所谓的“镇妖塔”实为侗族建筑文化三宝中的其中之一——鼓楼。“将侗族特色的鼓楼说成是‘镇妖塔’太过于牵强附会”,湖南侗学研究会执行秘书长石佳能表示,看上去形似太极的图案实为侗族人民对太阳的精神图腾崇拜,与封建迷信毫无关联。侗族鼓楼求和谐不镇妖这则帖文称“修塔主要目的源于风水”,一些不明真相的媒体没有核实却对这一稿件进行了转载。此时,真相对于每一个公众来说,都是最有力的说服方式。湖南侗学研究会执行秘书长,湖南侗学研究会《鼓楼》编辑部主编石佳能在网上获知“镇妖塔”的新闻后,他十分不满地说:“将侗族特色的鼓楼说成是‘镇妖塔’,完全是凭空捏造”。石佳能是侗族人,研究侗族文化有30多年历史,还是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秘书长。石佳能说,鼓楼是侗族著名的文化景观,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木质结构,结实耐用。鼓楼与宝塔在概念上有着本质区别:通常情况下,塔都是由混凝土钢筋结构组成,而鼓楼的主要材料则是由杉树、木材和瓦片构成。最为关键点是,无论是塔式鼓楼还是阁式鼓楼,均为杉木结构,整栋建筑物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榫槽连接,表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鼓楼是侗族固有文化的象征,与“风雨桥”、“凉亭”并称为侗族建筑文化的“三宝”。当地流传一句古谚:“有村必有桥,有寨必有楼”,这其中“桥”指的是“风雨桥”,而“楼”就是“鼓楼”。村寨建立前必定要先把鼓楼建立,鼓楼主柱的取材由师傅亲自上山,挑选千年古杉树。侗族文化注重“与万物为邻”,即现今所说的与万物和谐友好共处之意。石佳能说,凡侗族居住地区,村村寨寨都建有鼓楼,鼓楼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侗族聚居地的明显特征。贵州凯里学院副院长徐晓光教授表示,在湘黔桂三省区居住在侗族几乎每村都有鼓楼,它建筑华美,秀丽多姿。(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鼓楼作为公共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鼓楼作为民主议事和制定“约法款”的场所以及寨老处理民事纠纷、裁夺断案的场所,这种建筑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完美结合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极为罕见。鼓楼的说法也得到了负责修建该“塔”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建筑工程公司项目部主任唐友海的证实。随后,他还拿出公司修建的其他鼓楼照片给记者看,网上传闻的“镇妖塔”和他们修建的鼓楼样式完全相同。4月23日,怀新高速公路管理处负责人刘爱平在接受《法制周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根本就没有接到过任何该网站打来的电话及采访。”。他指出,怀新管理处内的池塘只是一口平常的水塘,所谓的怀新管理处花巨资建“聚宝盆”之说与事实完全不符。“八卦图”实为太阳图腾崇拜唐友海告诉记者,在离怀新高速公路管理处约30公里的芷江县城同样有一座类似的鼓楼——万和楼,也是源自他的施工。万和鼓楼的中央也有一根横梁,两头分别用黑色毛笔写了施工者及总策划的名字,中间为两个八卦形状的图案,还吊了一根红色的绸带。当地一位70多岁的刘爷爷透露说,平常普通居民修房时,多在房间的横梁中放一块红布,红布里包有铜钱和毛笔等物,预示着祈求福气的意思。一般的公用鼓楼建筑,都要在横梁中间画上“八卦图”,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4月22日,记者来到了怀新高速管理处进行实地调查。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修改的鼓楼内部由4根杉树组成,中间有一横柱,一头写着“首士”和7个人名,另一头则写着“施工”和7个人名,中间是一个八卦符,符两边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唐友海介绍,这根横柱,其实是鼓楼最后一根横梁,按照侗族的风俗,这根横梁上要记载建鼓楼的组织者和施工者的名字。关于“首士”的意思,唐友海解释说,按照侗族的风俗来说,就是修建这座鼓楼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此外,网上帖文说鼓楼悬挂的“真趣楼”牌匾有领导落款,而记者在现场看到,牌匾落款仅有日期而已。石佳能解释说,侗族是一个多信仰的民族,塔中各种木头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就像蜘蛛网,实际是侗族人民的蜘蛛崇拜。侗族对太阳也非常崇拜。(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在侗族文化中,鼓楼象征着太阳,青石板铺成的路面象征着太阳放射出的光芒,而以鼓楼为中心,坐落在鼓楼周围的民居木楼则象征着星星。太阳、星星一起寓意社会成员的和谐。鼓楼既是侗族村寨标志,也是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实际上这是侗族的图腾崇拜。”石佳能提供一份权威资料记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鼓楼中的“八卦图”被解释为受汉族道教文化影响后太阳图腾的变异。民族团结的致富路记者了解到,怀新高速公路全线穿越侗族少数民族地区,修建贯通以来极大加速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被侗族同胞亲切称为“致富黄金路”。怀新高速公路修建时,考虑到侗族的风俗习惯,就沿线古朴、独特的侗族文化和景观进行专项研究,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效果甚好。侗寨鼓楼一般按族性建造,每个族性建一个鼓楼,所以鼓楼是家族和侗寨的象征性建筑。在修建之初,怀化市委、市正府的有关领导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建议怀新高速沿线的附属设施能体现侗族特色。最后,“建设单位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该鼓楼修建后成了反映怀化侗乡民族风情、怀化南大门“地标式”建筑,得到了怀化市市委市正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许,认为弘扬了怀化少数民族文化、提升了怀化形象。据了解,怀新高速是湖南省开工建设的通向西部大开发的主通道,它起于邵怀高速公路终点怀化市中方县,与贵州玉三高速公路相接,全长93.218公里,于2004年3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 11月 10日正式通车。怀新高速公路的贯通,意味着湘黔经济从此“高速”对接,中国中西部又多了一条交通大动脉,对完善湖南路网结构,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推动西部大开发,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带来了希望记者采访时,几位做生意的当地村民兴奋地告诉记者,“路通了,致富的金钥匙就握在了手心。”现在新晃上贵州的300公里的路程全通了,到长沙只要2小时。(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新晃如此,安江和江口也开了互通,溆浦还开了80多公里的连接线,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县域经济发展。怀新高速公路挺起了怀化建设小康社会的脊梁,为怀化实施资源整合提供了新坐标。村民张香的家在怀化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她告诉记者,怀新高速公路修建通过的时候,村民们欢呼雀跃,像过年一样欢喜。要知道,祖祖辈辈,一条羊肠小道洒遍了村民的辛酸血泪,终于验证和得出了一个朴实结论:“要想富,先修路。”“怀新高速公路的修建给我们当地人带来了实惠和希望”,她说,修路需要材料和人工,给当地人增加了经济收入,高速公路修好后实惠就更大了,张香的家乡从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一跃而成物流中转站,经济发展迅速,让村民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作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者,刘爱平始终怀有一种感恩心态,“修怀新高速公路时,侗族少数民族地区为怀新高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没有很大的回报,所以想通过修建鼓楼,换一种方式感谢侗族人民对工作的支持”。提到“镇妖”,刘爱平显得尤为气愤。他说,事实上,怀新高速公路一直平安顺利,不存在所谓的“建塔镇妖”之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