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2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黎平会议专题】2005中国(贵州)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imersbrooch 发表于 2009-9-21 11:2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别声明:2005中国(贵州)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载授权侗人网侗乡发展论坛刊载,需要转载者请于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侗人网联系)建立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评估与建议庹修明一傩(nuó)是中国古代驱逐疫鬼的宗教仪式,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延续至今已数千年。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是渊源于古代傩仪和傩舞、以驱邪和酬神为目的的一种民间宗教仪式戏剧。傩戏形成的准确年代已不可考,至迟在宋代已有傩戏出现,而蜕变出傩戏的傩仪和傩舞,则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以致更古远的年代。  从剧种资料看,在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有过傩戏、傩文化的存在,并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存在着,形成了一个东起苏、皖、赣,中经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藏,北至陕、晋、冀、内蒙、新疆、东北的傩(巫)文化、傩戏圈。其中,保存最为完整、傩戏品种最多、覆盖面最宽的是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藏和相邻的广西。傩戏演出,一般为三个阶段,即:请神降神仪式;歌、舞、戏酬神,人神同乐表演;送神仪式。现在仪式部分已日趋简化和淡化。中国傩戏、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起步较晚。五十年代傩舞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舞蹈界学者的关注,组织过几次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反右”以后,傩文化的调查研究成为学术领域的“禁区”,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随着“百家争鸣”方针的进一步落实,有关省(区)结合戏曲志、舞蹈志、民间文学三集成的编写,组织力量对傩戏、傩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发掘和调查研究。八十年代傩学的研究,其内容从过去的以傩舞为主,向以傩戏为主,兼及傩仪及面具等方面转移。1981年10月,在湖南凤凰县召开的“湖南省傩堂戏研究座谈会”和1986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傩堂戏学术讨论会”对傩戏研究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1987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首次将中国傩戏、傩面具推向世界。“傩戏热”、“面具文化热”再次掀起高潮,为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1988年11月,以曲六乙为会长的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在贵阳成立,这标志着傩戏研究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以下四项最为重要:  (一)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傩学理论基本框架的探索。曲六乙会长综合归纳众家学说,并融入个人见解,1994年在台北市召开的“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研讨会”上,作了《当代中国大陆傩学研究的历史轨迹及其理论架构》讲演,扼要提出以下基本概念:1、傩的起源;2、傩的本质与内涵;3、傩与巫、傩文化与巫文化;4、傩的分类与傩的家族;5、傩戏发展形态和傩戏剧目分类。论文就傩学理论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十年来傩学研究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傩学研究队伍,多学科的研究群体,并出版了一批具有开创性质的研究成果。十年来在海内外发表的论文数以千计,出版的专著、编著、图册、资料集约二百余种。学会会员由60余人,发展到四五百人,遍及全国,会员中不少是著名专家教授。  (三)傩学调查研究走出国门。短短几年内就有百余名海外学者到中国各地进行调查,其中,日本学者最多。海外学者发表研究中国仪式、仪式戏剧的论文数以百计。学者中有著名的汉学家。他们的介入,促进了傩学在海外的传播和交流。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过十多次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大批海外学者参加。中国傩戏傩文化学者走出国门讲学、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并在海外出版学术著作,发表论文。贵州地戏、傩戏还多次应邀到海外进行表演和展览,反应都很强烈。  (四)海峡两岸合作共创傩学新局面。由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主持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是一个以文化人类学为重点的多学科研究计划,参加这个研究计划的有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也有英、美、法学者。该计划1991年启动,历时5年,在十几个省(区)进行。计划成果已由台湾《民俗曲艺丛书》出版,共八十册,二千多万字。这是近十年傩学调查研究最重大的成果,开创了汉学研究新领域,为当代学者所瞩目。二  中国傩戏傩文化的发掘、研究,正如钟敬文教授所说是“放了”一颗不大不少的学术“卫星”,在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短短几年内就有数十位外国学者到中国进行田野调查。其中,日本学者最多,他们中有:后藤淑、田仲一成、伊藤清司、诹访春雄、柳宗理、广田律子等著名学者。相继而至的有:英、美、法、德、澳、加拿大、瑞典、奥地利、俄罗斯、墨西哥、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学者。  田仲一成教授是较早在中国大陆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学者,因而成果也十分丰富。除单篇论文外,已出版了四本专著:《中国祭祀演剧研究》(1981年)、《中国宗教の演剧》(1985年)、《中国乡村祭祀研究》(1989年)、《中国巫系演剧研究》(1993年),后面这一本是以大陆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撰写的。1988年3月开始,中日学者根据协议,到贵州进行了一次考察,日方分别由后藤淑、伊藤清司、广田律子教授主持,中方由庹修明教授主持。考察成果《中国少数民族の仮面具》(日文、1991年),是在国外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傩戏傩文化文集。广田律子长期在中国农村作调查,1997年由日本玉川大学出版的《鬼の来た道:中国の仮面と祭り》是她的一部力作。  1995年5月,由中国广西艺术研究所顾建国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贺大卫教授主持的广西仪式戏剧(傩戏)田野考察计划启动,计划在广西壮族地区十个市、县进行傩文化考察,成果以《广西壮族傩文化丛书》方式,在国内外出版,经费由澳方负责。十年来,中国傩戏傩文化学者出国交流、考察、组团展览演出十分频繁,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举例如下:  1998年8月,贵州学者沈福馨、安顺地戏演员马昌国应邀到英国伦敦大学出席“世界面具讲习会”,并在英国皇家剧院主办“安顺地戏面具展”。  1992年中国戏剧家访问团赴印度访问、交流。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向印度学者介绍了中国傩戏和中国面具。  1994年曲六乙会长赴日本参加“东亚的人·神·舞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中国面具的功能、分类与特点》。  1995年5月,应韩国“中国戏曲研究会”会长金学主教授邀请,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理事于一,赴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出席了“95中国戏曲国际学术大会”和“中韩傩戏研讨会”,并在汉阳大学等四所高校演讲。  1995年9月,应越南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之邀请,广西艺术研究所所长顾建国等一行四人,考察了越南民间宗教,并商定合作编写“广西壮族与越南少数民族傩文化比较研究”专著。  1998年6月,以贵州安顺市麒麟屯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地戏演出团,赴新加坡参加“98亚洲国际艺术节”演出。  1999年11月,应日本国学术振兴会和早稻田大学邀请,贵州学者庹修明、陈玉平、李业成赴日本讲学、考察并由安顺蔡官地戏队现场表演。  十年来,外国学者发表研究中国仪式、仪式戏剧的论文数以百计,这些论文有用外文发表的,也有用中文发表的。这些学者大多是著名的汉学家,他们的介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把中国傩戏傩文化推向世界各地。仅举数例,以窥一斑:  龙彼德(英):法事戏初探  斑文干(法):中国傩戏与欧洲狂欢节  鲁道夫·布朗德尔(德):傩——人类早期文化的共生现象吗?  田仲一成(日):超度·目连戏以及祭祀仪式的产生  金学主(韩):傩礼与杂戏  容世诚(新加坡):福建莆田人的北斗戏  Jonh Lagerway(劳格文·法):Cult Patterns among the Hakka in Fujian :A Preliminary Report.  David Johnson (姜士彬·美):Temple Festivals in Southeastern Shansi:The Sai of the Nan-she Village and Big West Gate .  David Holm (贺大卫·澳):The Redemption of Vows in Shanglin .  Kenneth Dean(丁荷生·加拿大):Irrigation and Individuation in Putan Plans Cults of Water Deities along the Mulan Stream .任何新兴学科都要经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考验,才能得到同行学者的认同,拓展新领域并与国际学术界接轨而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提升傩学的开放性学术品格,十年来傩学会参与策划的部分国际学术会如下(日期、会议名称、论文集):1990年6月 山西临汾 中国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1991年2月 福建福州 中国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讨论会 《福建南戏暨目连戏论文集》1991年10月 湖南吉首 中国少数民族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傩》1992年3月 广西南宁 广西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西傩艺术论文集》1993年1月 香港沙田 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研讨会 《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年6月 四川绵阳 四川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 《目连戏与巴蜀文化》1994年5月 台湾台北 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国际研讨会 《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4年8月 云南澄江 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云南傩戏傩文化文集》1997年6月 山西太原 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2月 河北邯郸 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能观摩与研讨会 1998年5月 香港沙田 《民俗曲艺》丛书国际研讨会 2000年6月 台湾新竹 仪式、戏剧与民俗学术研讨会 《仪式、戏剧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4册),2000年8月 青海西宁 2000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 《青海昆仑文化手册》  随着中国傩戏傩文化研究日趋国际化,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由各省(区)主办,逐渐发展到港台研究机构主办,中外研究机构合办,研讨主题也日趋专业化和深化,论文质量有 了明显的提高,出现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势头,外籍学者到会人数也不断增加。  1993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研讨会”,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主办的。本次研究会希望藉着论文的发表和讨论对中国傩戏傩文化的某些层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历届在贵州、山西、湖南、广西等地举办的大型研讨会不同的是本研讨会的讨论范围仅限于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记录与分析。预定提出的论文大都是基于实际的自然演出撰述的田野调查报告。  1994年5月在台北市中央图书馆国际会议厅召开的“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国际研讨会”,是由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汉学研究中心、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主办的。本研讨会计划邀请国内外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史学家、戏剧学家、民族音乐学家及文学研究者提出主要基于实际的自然演出所撰述的论文,相互切磋,并且广邀外文系、宗教学系、人类学系、民族学系、社会学系以及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系的师生参与讨论。这次会议的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国内跨学科的仪式与戏剧研究建立起初步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国外学界对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关注。1997年6月在山西太原市召开的“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国际研讨会”,是由法国远东学院联同山西大学华北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其宗旨在探讨祭仪、音乐与戏剧如何互相结合而形成特殊的区域性文化以及从业人员(如道士、乐户)的社会地位与功能。研讨会对了解中国民间文化及其地域特色极具重要性。<div id=[/img]

15

主题

9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不得 发表于 2009-9-21 14:40: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面具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品类繁多、分布面广。面具所具有的动态性功能,使之进入人类广泛的生活领域,形成独特的、具有世界性的面具文化现象。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涉及到民族、民俗、宗教、祭祀、艺术等诸多方面和多种人文学科。每个民族都拥有符合本民族民俗风情、审美理想和宗教心态,根据各民族不同的心理素质所塑造出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面具,是本民族文化史、美术史、戏剧史、宗教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至今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十多个省、市、区保留着多种形态的面具艺术。我国的汉、藏、壮、瑶、苗、侗、水、彝、佤、白、土家、仡佬、布依、哈尼、基诺、纳西、毛南、蒙古、门巴等二十多个民族都仍保存有丰富的面具资源,而满、鄂温克、鄂伦春等族几十年前还使用面具。中国面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仅从汉族称呼,亦可见一斑:倛、相、象、面、假面、神面、鬼脸、代面、钵头、魌头、脸壳、脸子等等。  面具在分类学上,各家论说不一,大致可分为狩猎面具、祭祀面具、图腾面具、游鬼面具、祖先面具、丧葬面具、镇慑面具、驱逐面具、戏剧舞蹈面具和游戏面具等。中国面具品类中,大多与祭祀、仪式有关。巫傩(傩戏)面具,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类,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中国西南地区是傩戏傩面具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区域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及毗邻的湖南、广西。中国共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就有二十九个。西南古为“蛮夷之地”,据史籍《禹贡》记载:“华阳黑水惟梁州”,其地域即巴、蜀及邻近各地。羌与蜀部族开发较早,周武王伐纣,从征者有庸、蜀、羌、髦诸国。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民风崇巫觋,信仰原始宗教,是傩戏傩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  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脱胎于傩祭仪式,形成于唐宋,是多种宗教文化互相渗透、混合的产物。各地傩戏,明显地受到巫、道、儒、释宗教思想的影响,就西南诸省、市而言,川、渝、黔、湖广受道教的影响最深,主要表现在傩戏(仪)的斋醮化和傩神的道教化方面。西藏则受藏传佛教影响最深。  西南诸省的傩戏,具有不同类型、层次和形态,是中国傩戏傩文化最具有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重要地区。中国傩戏类型,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将中国傩分为宫廷傩、民间傩(乡人傩)、军傩、寺院傩四大类,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在四类傩中,除宫廷傩随着封建王朝的消失,已成历史陈迹外,其他三类傩在西南诸省区,都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流传至今。民间傩在西南诸省覆盖面最广,遍及边远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寺院傩在藏族地区寺庙保持得相当完整;军傩在云南、贵州还常有演出,贵州地戏和云南“关索戏”,是中国军傩最具傩戏特征的代表。  傩戏起源于傩祭、傩舞。傩戏的形成,有一个发展、形成、成熟的过程。“发展”是指傩文化某些组成部分,界定为傩戏的表征,有了“戏”质的变化,形成了傩戏雏型(准傩戏)。“形成”一般指傩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傩戏界定特征,严格意义上“真正”的傩戏。“成熟”一般指戏剧因素的完美与丰富,即宗教仪式的淡化与分离。中国西南诸省区的傩戏,线条分明、层次清楚地展现出傩戏发展的全过程。中国戏曲虽说其起源是多元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宗教仪式。西南地区的傩戏发展形成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论据,是研究戏曲形成的“活化石”。  发展期的傩戏,大都存活于巫风盛行的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原始巫傩向傩戏过渡的的本来面目,现存的主要剧种有:贵州彝族的“撮泰吉”(变人戏);湖南湘西的“毛谷斯”;云南双柏县彝族的“罗罗虎节”;四川白马藏人的“跳曹盖”,西藏“羌姆”(跳神)等。  形成期的傩戏,是现存傩戏的主要部分,品类繁多,形式多样,是傩戏研究的重点。主要剧种有:贵州傩堂戏;云南端公戏;重庆庆坛戏;四川提阳戏;西藏藏戏中的某些剧种。除西藏外各省、市的傩戏的主要剧种,虽然名目繁多,各地称谓有别,但大都是端公戏这一大的傩戏系统。趋于成熟期的傩戏,其特征是戏剧因素的增长,宗教仪式的淡化与分离。主要剧种有:贵州地戏、重庆阳戏、四川目连戏、云南关索戏、西藏藏戏等。  西南地区傩戏保持着传统的巫风民俗。宗教是傩戏的母体,傩戏是它的产儿,而联系母体与产儿的则是民俗活动。傩祭活动目前已集中为愿主还愿、禳灾纳吉的形态,法师在村民中有较高的威信,治病、求子、保寿、建房、小孩过关都要请法师“冲傩”。法师是宗教职业者,又是傩戏的导演和演员,这种双重身份,推动着傩戏的传承和发展。  傩戏面具是界定傩戏艺术的重要特征。在傩戏演出者和信仰者来看,面具并不是戏剧家所讲的道具,也不是美术家赞不绝口的工艺品,而是神的象征和载体,是沟通人、鬼、神世界之间的工具,是他们的灵魂,戴上一张与凡人不同的面具,既提醒演员,也提醒观众,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贵州等地的傩堂戏演出有“全堂二十四戏”(二十个面具)、“半堂十二戏(面)”之说。正戏演出演员都要戴上面具,每个面具都有神名,并有传说故事说明来龙去脉。  傩戏面具多选用白杨、柳木制作,面具造型是根据传说故事进行绘制雕刻的。色彩的调配,分淡彩和重彩两种。淡彩先在面具上涂上一层赭石或土黄作底色,然后刷几遍桐油。重彩则用各种颜料,也有用油漆或土漆绘制的。黔东北较古老的面具多为淡彩。  朱狄先生在《原始文化研究》里,将面具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一)肖像型:基本上接近人脸的原型,只是略加点缀而已。(二)变形型:基本上是依靠对人脸某些部分的夸大取得其变型效果。(三)象征型:离开人脸的原型比较远。基本上是在一张不是人脸的形式上略加象征性的表现而已。(四)结构型:它打破面具是一块平面的传统形式,在一种三维形式上重新组建,这些作品在技巧上比前三种要复杂,因此,它们具有的奇特效果也是其它形式无法相比的。上述四类面具在西南诸省区都有,实为中国面具文化的宝库。四  近年来,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在云南、广西、黑龙江等省区调查中发现,我国包括传统工艺、民族艺术等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后继无人、管理混乱和大量流失的严峻形势。西南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民族民间文化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研究机构的设置、资金来源渠道、知识产权等。这些宏观上的决策,必须尽快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使之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部基本法律。在具体操作上,迅速筹建、充实一批国家、省部、地州、县级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使《保护法》落到实处。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民族学院主办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1987年11月27日到12月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海内外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兴趣。这样大型的古傩面具展览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这些面具不仅非常丰富,而且有不同层次,标志着傩文化规模开发的新起点。展出期间,由中国剧协、文化部民族文化工作委员会、国家民委文化司、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组织了三次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会,首都各界人士,对贵州傩文化的开发、展览,给予充分肯定,并呼吁加强对傩学的研究的筹建博物馆:  曹  禺(中国文联主席):奇迹!长城是我们的奇迹,傩戏也是我们的奇迹。中国又多了一个奇迹。看了这个展览,我感到中国的戏剧史要重新改写。  钟敬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过去日本人认为他们的假面第一,其实中国的面具也很丰富,至少可以和日本相比。最好编一本傩戏面具志,要作横向比较研究。搞傩文化研究要专业化,用一生的精力贡献给这个事业。最好建立一个博物馆,把民间搜集到的东西集中起来保存。冯其庸(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傩戏是一种文化现象,覆盖面很宽,历史非常悠久,近年来考古上发现了很多奇迹,贵州傩戏是古老文化的重大发现,可以和近年来重大考古发现比美,贵州的学者作了一次重大的贡献,对我们的文化提供了原始珍贵的资料,在科研上也做出了很多成绩。华君武(中国美协副主席):贵州傩戏面具是伟大的民间艺术。看后感到民间艺人非凡的创造力。  张 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这个展览太好了。很丰富,贵州的这项工作了不起。  吴晓邦(中国舞协主席):你们的展览非常好,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宝音巴图(国家民委文化司司长):你们的展览对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都有价值。我走过五个国家,这么完整的民间艺术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从纵横方面都有价值。这样的民间文化应向国际介绍。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将贵州傩戏傩文化的开发、研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对中国傩戏、傩文化的开发研究,田野考察,起了促进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贵州傩戏、傩面具,在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先后在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北京、上海、广西、台湾等地展览和演出,在当地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继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北京取得轰动效益以后,相继在很多省、区、市、都举办过傩戏、傩面具、傩艺术、傩绝技展演,相取得相当满意的效果。但遗憾的是有关省、区市都没有抓住机遇,建立省一级专题博物馆,或形成合力建立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贵州有一个铜仁地区傩文化博物馆和安顺蔡断村地戏博物馆,他们虽然克服困难做了很多工作,但因人、财、物等诸多原因,影响有限。经过十多年各地文化、艺术、学术部门,以及中国傩戏学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筹建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基础已经具备,建馆条件日趋成熟。  第一,经过十多年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田野调查,各地傩戏傩面具资源已基本清楚,一只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傩学理论架构已基本为海内外学术界认同。  第二,各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搜集、保存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实物,具有文物和艺术价值的面具数以千计。薛若琳主编的《中国巫傩面具艺术》、庹修明、姜尚礼编著的《中国傩戏傩文化》、吕光群编著的《贵池傩文化艺术》等图册,也为博物馆建立,积累了大量形象资料。  第三,作为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傩戏、傩面具,大多在各地重点开发的旅游线上,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博物馆本身不仅是当地一大人文景观,而且也是民俗旅游的导游窗口。  第四,博物馆应建在交通比较方便的重点旅游区,在其周边就能看到原生态的傩戏、傩面具。建馆地区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持傩文化的研究,提高博物馆与旅游点的文化品位,吸引中外学者来作学术考察与旅游。  第五,博物馆应该成为中国傩戏傩文化的研究中心、交流中心,把展览、表演、研究结合起来,把相关工艺品生产、销售结合起来,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第六,博物馆在操作上,可以是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争取海内外投资、捐助,争取省区支持、海外合作,多渠道筹资。 第七,博物馆建成挂牌的同时,召开一次高层次中国傩戏傩面具国际学术研究会,会上宣布中国人傩学研究中心成立。 第八,综上所述,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可以在以下地点选择:贵州省的贵阳市、安顺市;云南省的澄江县、楚雄市;重庆市的黔江;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吉首市;广西的桂林市等。作者系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中心)主任。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醉了 发表于 2009-9-21 17:55:47 | 只看该作者
寻觅侗族歌师固岚(调查报告)      上个世纪的1979年4月至9月,受黔东南州文化局的委派笔者带领侗族民间文学调查组深入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侗族地区进行民间文艺调查(调查组成员四人:榕江县委宣传部张勇、黎平县文化馆杨再宏、从江县文化馆陈春园、榕江县著名侗族歌师杨成林)。5月中旬在榕江县七十二寨侗乡调查时,往里公社平定寨著名侗族歌师固利(杨家义)介绍说他青年时代到黎平县峨堡(盖保)去学唱琵琶歌,归基已故著名老歌师固和年青时也到峨堡去学唱琵琶歌。我们到瑞里公社调查时,侗族老歌师吴再明及林泽荣、吴国光等也都说固和、固利先后到峨堡学唱琵琶歌而成为享誉一方的著名歌师,并说固和就是瑞里归基寨人。第二天公社专门派人去请归基寨著名歌师、固和的儿子吴顺才来向我们介绍情况。当年吴顺才已近70岁,他是向他父亲固和学唱琵琶歌的,后来他又传给自己的儿子吴兴武(现在著名琵琶歌手)。5月下旬,我们来到黎平、榕江两县毗连的四十八寨侗乡著名村寨—晚寨(当年属寨蒿区太平公社)。晚寨的八位侗族姑娘自弹自唱的《妇女歌》,将四十八寨琵琶歌搬上舞台,于1959年通过层层选拔而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活动,轰动首都舞台,晚寨琵琶歌也因此而得名。在晚寨我们走访了当年带队参加州、省选拔的侗族男歌师吴良珠和《妇女歌》领唱 ——吴冬莲(乃兰),以及吴冬莲的哥哥侗族歌师吴成凤、吴冬莲的丈夫侗族歌师吴家兴(甫兰)等。他(她)们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四十八寨地方(高洋大款)没有歌堂对歌活动。只有为数不多的男歌师弹琵琶唱歌(多唱叙事歌和劝世歌),妇女不会弹琵琶唱歌,逢年过节村寨冷冷清清的。大约在清朝时候,高孖平途地方有个叫固岚的人,家里富有,读过多年书,知书达理,成年后没有去考功名,而潜心在家编创侗歌。他借用汉字来记录侗语,花了几年时间编出了十多“端”(套)男女对唱的歌,每“端”又由十多首或几十首组成。歌编成后,找来嗓子好的两位后生(有的说是盖宝的固响和七十二寨的固和,有的说不是固和而是尚重的固斌)和两位姑娘(育洞的孟花、孟婵两姐妹),由他亲自向他们传授歌词,并请会弹琵琶唱歌的歌师教他们弹琵琶和拉嗓子。吃住都在他家。经他精心培养,四位歌手把十多“端”(套)歌都学会,并对答如流,那年“记间”(jil jaenh——当地民族节日,每隔5年过一次,或者说7年两头过。“记”可译为“过”或“吃”,“间”有“箍紧”“团结”之意,也有“发”之意,通过“记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固岚就在他的家乡开歌堂,请四位歌手进歌堂对歌,周围村寨的人都赶去观看,人们赞声不绝。从此,四十八寨地方开创了歌堂对歌的新风,人们都说固岚是歌堂对歌的创始人”。晚寨人为继承、弘扬、宣传四十八寨琵琶歌先走了一步,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开创歌堂对歌的始祖—固岚。离开了晚寨,我们又到了四十八寨所属的票寨(榕江)、顺寨(黎平)等村寨,也有同样的故事流传。因调查工作量大,调查组没有继续追踪。1986年,中国侗歌合唱团应邀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金秋艺术节,多声部侗族大歌震惊西方观众。该团在介绍侗族大歌的同时,也介绍其它歌种,女歌手石明仙弹唱了一曲四十八寨琵琶歌《丢久不会面》,以其优美的旋律、婉转的歌声赢得西方观众的阵阵掌声。进入新世纪,黎平县举办的两届鼓楼文化艺术节,四十八寨琵琶歌大放异彩。2004年,榕江县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6名小歌手弹唱的四十八寨琵琵歌《侗家娃娃爱琵琶》,参加中央电视台“校园之春”春节联欢晚会获演唱一等奖。现在四十八寨琵琶歌不仅唱响黎平、榕江、从江,还唱响湖南和广西侗族地区。如今四十八寨琵琶歌在发扬光大,人们不会忘记侗族歌师固岚所作出的贡献。八十年代中期,笔者参加州、省《中国曲艺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