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一、从会同连山八庙引出炎帝 2003年8月,湖南省会同县连山中学杨明君老师转给笔者一份简单的研究线索材料,说会同连山乡有八个古庙,其坐落方位与“伏羲八卦图”的方位相一致,认为连山是传说中的伏羲氏设坛传教的地方;材料后面还附有毛成舟等十一个证明人的名字。笔者查证,连山八庙曾经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八庙与伏羲八卦的方位不一致,不过八庙与八卦所代表天、地、风、水、火、雷等自然物象相一致。这八庙是盘古庙、火神庙、雷公庙、风神庙、镇江庙、山神庙、地母庙、莲花庙。八庙中有七庙在“文革”前被拆除,现幸存盘古庙;此盘古庙修建于清代,原盘古庙在距现址约五百米的蛇果山上。八庙始建何年何月,没有文字记载;现居连山人的祖宗大多是元末明初从江西迁入的,他们只知道祖宗一到连山时就有古庙的存在。 笔者深入研究后认为,会同连山不是伏羲氏发明八卦的地方;而是炎帝神农氏改进伏羲八卦的地方,并且连山就是炎帝的故居地。其理由: 第一,古书多有记载,炎帝神农氏又叫连山氏,如《世谱》说,“炎帝一曰连山氏”;唐代著名学者贾公彦也说,“炎帝之兼号连山”。远古时候大多氏族的姓氏是从固定所居地的地名演变而来的,历史学和民族学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会同县志》所载考古资料,在炎帝出生之前,会同连山一带已有农耕部落定居,长期有人定居的地方就该早有地名。 第二,中国最古老的易书是炎帝首创的(连山易),书名“连山”二字又与地名“连山”相同。《周礼-春宫-大卜》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赞》载:“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现代易学家殷晶综合《世谱》、《书传》等群书在《易经的智慧》中说:“《连山易》为神农氏所创,神农氏即炎帝。神农氏将八卦每两卦一重,首次演绎为六十四卦。因炎帝又号连山氏,故以象征山的良卦为首卦”。《周易正义》又解释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会同地处雪峰山腹地,连山为一河谷盆地,四面正好被“连连不绝”的群山所包围。这说明《连山易》也有因地得名的因素。 第三,连山八庙与易经八卦有着内在的联系。所谓八卦,是用阴爻“一一”和阳爻“一一”两种基本符号重叠起来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组符号,这八组符号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类自然物象。所谓八卦图,就是八组符号按四面八方有规律组合的环形图。连山八庙正好坐落在连山河谷中心点的四面八方,而且八庙与八卦所代表的自然物象相一致:坤卦代表地有地母庙,良卦代表山有山神庙,坎卦代表水有镇江庙,巽卦代表风有风神庙,震卦代表雷有雷公庙,离卦代表火有火神庙,兑卦代表泽有莲花(塘)庙,乾卦代表天有盘古庙(盘古庙居正西方,义取盘古已归西“天”)。更有象义的是山神庙居西南,西南方正好有“艮山口”山名,山名与艮卦卦名同;镇江庙居南,南方正好是河水流人连山的方向;风神庙居东南,东南方地势开阔有利于东南风的吹入;雷神庙居东,由于连山特殊的地形,春夏雷电以东方居多,并有“雷公山”地名;火神庙居北,此庙正处在方圆数十里闻名的“火神坡”上。这么多自然物象与八庙和八卦相对应,不可能是一种巧合,这说明了易经八卦是古人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明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需要指出是:连山八庙与八卦的象义完全一致,但与我们所能见到的八卦图的每卦的方位不一致,这是因为《连山易》和《归藏易》一道在晋代已经失传,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的后天八卦。这恰好说明不是伏羲在连山发明了八卦,而是炎帝在连山改进了八卦。前面提到“连山八卦”是以代表山的良卦为首卦的,而连山八庙中唯独山神庙所处地名与卦名同字,也唯独山神庙与其他七庙相距较远(约四十里),且良山口的大山上遗有古人居住的洞穴,这些大概就是以民卦为首卦的缘由。至于连山八庙始建何年代?它与“连山八卦”又有何种关系?笔者认为,二者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二者必定同源。根据历史和民俗学推测,炎帝时代会同连山一带已把水、火、风、雷等自然物象作为神灵来敬祀,炎帝据此再结合连山的地形地貌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发明了连山八卦;连山八庙可能是根据连山八卦修建的,也可能是出于敬祀自然物象的需要,根据连山的实际地形修建的。具体始建年代难以定夺,但可以肯定始建成年代是相当远久的。 第四,连山八庙的中心之地原有一著名古庵,名为“古经庵”,传说是易学的藏经传经之所,还传说诸葛亮南征路过此地曾经下马人庵谒祭。当地人记得,古庵前有数块石碑,碑有一人多高,碑体已风化,残缺,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碑随古庵一起被拆除用于修筑了清水溪水库。现古庵遗址犹存。古庵的存在也说明炎帝故里在连山,因为易学传教始于《连山易》;虽然“古经庵”再古老也不可能修建于炎帝时代,但可以这样认为“古经庵”的修建是为了《连山易》传教的延续。(阳国胜/文 发表于《边城晚报》2005年6月24日)<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