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侗族农民和他的藏书楼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游踪 发表于 2009-9-21 18:2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侗族农民和他的藏书楼来源:贵州日报】   从锦屏出发,沿清水江边的公路顺江而下,进入天柱县三门溪。河对岸紧靠青山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侗寨———三门塘村。  乘船渡江,踏着青青的石板路来到村里,一幢绿树掩映的两层小木楼上挂着“博雅藏书楼”长匾。 令人吃惊的是,藏书楼是一个农民用10年打工一毛一毛省下来的钱创立的。  三门塘村自明清以来就是清水江两岸木材交易的重要集散地。那时商贾云集,千帆竞渡,悠久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古朴的民风,常常让人觉得远去的历史仿佛已在这里凝固。  藏书楼主人是37岁的侗族农民王扬清,瘦瘦小小,鼻子上架了眼镜,看上去很文气。他和妻子及两个孩子住在一楼,生活看上去并不富裕。  然而,当你走上二楼,才发现主人的所有心思和心血都凝聚在这里。100多平方米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4000多册图书,一股墨香扑鼻而来。主人还办了一个小型的侗族生活用品展,把精心收集的东西都陈列在自己做的展台上;侗族古时织袜的物件,村民家传上百年的生活用具,还有他自己从河里或土里发掘出来、也许是侗族先民制作的石器……每拿起一件物品,他都会告诉你一个艰难收集的故事。让他得意的是,有些生活用具村里的老人还要想上大半天才回忆得起来。“你看,多古老啊!它们是我们侗族生活的活化石。”王扬清说。  他想通过这个展出,宣传保护侗族文化。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看到他举办的展出,很惊讶。经他讲解后,才开始明白这些古老的日常生活用具和保护侗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村里一些人并不理解他这种近乎“疯狂”的做法。按常理,赚了钱第一要做的是修房子;要不就是开个店做生意。如今三门塘成了新兴的旅游地,一些村民弄“农家乐”都发财了。王扬清两口子拖着两个孩子,小的才几岁,光靠务农,生活自然清贫。老婆也不免要抱怨几句。  这些都没有动摇过王扬清。  艰辛的打工经历,让王扬清萌发建这个藏书楼的念头。1991年,王扬清高二辍学就去广东东莞、深圳等城市打工。都市的繁华,使他倍感家乡的落后,城市的喧嚣也使他怀恋家乡的宁静。打工还使他体验到了知识匮乏的无奈。于是,闲暇之余他爱去图书馆看书。渐渐地,他迷恋上了图书馆那种悠然而充实的氛围。  在那些与书本打交道的日子里,渐渐拓宽了视野的他常常想起自己成长的环境。  在泛起的回忆中,一桩往事至今仍令他扼腕长叹:村里曾有一座数百年前由木材商人建造的商务宾馆,颇具侗族建筑特色。1993年,一位村民觉得房子太老,竟然拆了卖砖。一座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就这么消失了。  更让王扬清痛心的是:在侗乡,许多侗族的历史与文化就像这座古建筑一样,每天都在消失。王扬清认为这一切跟两个字有关:知识。  他立志要在家乡建一座“藏书楼”,希望通过知识的传播,让家乡每个人都来做侗族文化的传承者。  从那时起,王扬清开始节省每一毛钱买书。每买到一本好书,都让他觉得离自己的图书馆不远了。一本《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厚达1100页,标价398元,让他徘徊了很久。当他下决心扛着这本板砖一样的书回到家时,他的兴奋持续得更久。  2003年,王扬清带着打工所获的10万元钱和4000多册各种图书回到家乡,在被拆毁的“商务宾馆”旁,建起了他的“博雅藏书楼”。  平时,光顾藏书楼最多的是村里的孩子们。他们常常蹦跳到楼上去找书看。看到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孩子上图书馆的乐趣,王扬清感到很高兴。有时,村里一些大人也来借书看,都是免费的。  藏书楼还举办过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展和百名共产党员图书展,与一个正规的图书馆没什么两样。  而今,很多时候王扬清都会走很远的山路,到处搜集跟侗族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物与资料,使他的藏书楼小至当地名人的日记,大至明清时期的碑刻拓片,应有尽有。  空闲的时候,王扬清会独坐藏书楼,静静地打开一本书,等待着每一个光临的人。  作者:杨志刚 袁小娟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