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504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侗族乡镇概况全集

[复制链接]

25

主题

10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aud872416 发表于 2009-9-19 16:5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内主产水稻、油菜、茶油,土特产品主要有大蒜、金银花、棉花、花生。尤以岑所村的大蒜苔、登杠村的金银花最为出名。  肇兴乡民族风情浓郁,有全国第一侗寨――肇兴、全国唯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堂鼓楼,还有待开发的皮林溶洞群等众多旅游景点,是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其中肇兴和堂安被列为全省20个重点保护和开发的民族村寨,二OO三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之一。目前已有贵州世纪风华投资公司、香港明德创意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到肇兴投资开发。

26

主题

10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lozibechet 发表于 2009-9-19 20:53:31 | 只看该作者
  全乡总面积124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85163.3亩。全乡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8个自然寨,1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068户,总人口22611人,其中侗、苗等少数民族人口2249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9.5%。由于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制约,该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是本县六个极贫乡镇之一。  龙额乡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壤类型为红、黄壤。境内平均海拔350米,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属低海拔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000—1500毫升。乡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木薯、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油菜、油茶林、板栗、罗汉果、八角、百合等经济作物,其中油茶林、罗汉果为最多,总油茶林面积3.626万亩,年产茶籽2000多吨,产油300多吨,品质优良,气味芳香,素有“油海之乡”的美称。该乡油茶林面积虽然大,但相对来说产量并不高,因为茶树已老化,为此,该乡从2000年开始对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规划在10年内全部改造结束。改造后的油茶林产量比改造前提高三倍多。该乡自1997年从广西引进罗汉果种子以来,到目前,全乡已有12个村270户种植罗汉果,种植面积为1290.8亩,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607亩,年产果110吨,产值达385万元,规划到2010年发展到9000亩,力争成为“罗汉果”之乡。境内以杉、松、竹、麻栎、含笑等针、阔叶树木为主,矿产主要有硅石矿和金矿,其中硅石矿储量较多,仅古帮村的白岩(地名)硅石矿总储藏量约100万吨,经科学检测二氧化硅含量达99.61%,是龙额乡急待开发的优良矿产资源,年开采量可达10万吨,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  乡内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有侗鼓楼群,侗戏,侗、苗芦笙舞,侗族竹杆舞,侗族笛子歌,侗族大歌,侗族踩歌堂(哆耶),“圣母庵堂”等民族文化。境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有“三龙抢宝”、“马尾滩瀑布”和“古帮榕树群”等美丽的自然景点。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深入 发表于 2009-9-20 00:48:01 | 只看该作者
一、区位优势明显。地坪乡位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素有黎平“南大门”之称,距321国道仅6公里,是黎平县“经济南下、旅游北上”的主要通道。交通优势明显,与各交通要道相距情况如下:广西三江县---广西桂林为209国道,160公里;广西三江县---黎平地坪为321国家二级公路,70公里;黎平—-地坪为省级二级公路,109公里。同时,地坪乡通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从2002年仅有的4个村通过公路发展到2005年有11个村通公路,受益14600人。目前,贵州黎平机场已顺利通航,黎高(贵州黎平—广西高安)公路改造初步结束,地坪乡交通干线网已见雏形,交通更加便利。二、气候优势明显。地坪乡独厚的亚热带气候优势,1月平均气温6.1℃,7月平均气温27.0℃,年均气温18.8℃,无霜期318天,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38.7%。三、旅游优势明显。地坪乡境内有黎平县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乡风雨桥;有人与自然和谐之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弄相山原始森林);有苦朴浓郁的侗、苗、瑶民族风情,民族服饰绚丽多姿、五彩斑斓,赶社节、过苗年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气氛浓厚。(一)民族建筑文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驰名中外。地坪风雨桥(也称花桥),位于地坪乡所在地(地坪乡上寨村),横跨于南江河上,桥身全乡57.61米,桥宽5.2米,高7米,距正常水位10.75米,始建于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距今有123年的历史,是侗族风雨桥建筑中的精品,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经典体现。桥中有楼、楼中有廊、廊中有画,整座风雨桥不用一钉一铆,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设计图纸,全凭几位侗族民间巧妙分工,建造而成。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经典范例,是目前贵州最古老、最有特点的风雨桥,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地坪人民的骄傲,也是侗族人民的骄傲,每年慕名而来参观考察、旅游观赏的国内外游客达5000人次以上。它已经成为地坪乡发展旅游产业的龙头和支柱品牌,是地坪乡经济发展和带动地坪人民脱贫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地坪乡侗族风情旅游不可缺少的景点;并且侗族的鼓楼、吊角楼建筑也得到了世人关注。(二)地坪乡具有丰富的原始森林区,而弄相山原始森林最为典型。弄相山原始森林为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弄相山森林总面积15000亩,其中原始森林9755亩,是贵州保存下为不可多见的天然林。据查明,有乔木树种48科158属372种,灌木树种22科56属131种,苔鲜植物16科29属62种,蕨类植物22科38属19种。有冰纪前期繁殖生存下来的稀有树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以及各种稀有动物。是我国南方树种宝库和稀有动物东园。并且,山顶有一神秘泉井,称之为“仙人井”,每年到此井取水求神上万人。弄相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之一。(三)民族风情与习俗1、别居一格的住所民族住房新又奇,底围杉枝顶盖皮。木楼防潮如仙居,上层住人下圈畜。民族住宅由于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的特殊原因,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需要而创造出别居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住房---木楼房。①木楼房结构特别。木楼的建造者是民间的能工巧匠,不是用钉铆而是穿榫排方的拉力作用建制而成的。木楼(也称吊脚楼)上层住人,不仅具有防潮,通风的优点,还能防御蛇、虫和野鲁的侵害。一般为一至三间,也有排列相连的多间,高2至3层,每层的高低不同。第一层,在7尺左右,第二层7尺,第三层6尺。进深为3柱、5柱、7柱,根据家庭人数而建大小。间位的顺序是:“主间坐中间,偏厦吊两边。楼梯供上下,走道全相连。前面为敞廊,围着半干栏。敞廊供余乐,后面为厨房。卧室在两旁,火堂在中央。寒冬围火堂,炎热在廊凉。四面开副窗,照得亮堂堂。屋顶木皮盖,楼下树枝装。”2、风味独特的饮食生活环境不相同,有奇特风味浓。酸甜苦辣无不有,生活习俗要尊重。民族饮食各有特色,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根据气温及糯禾的生长特点,这里以耕种糯禾为主,稻谷为补。①糯米,糯米是这里食用之优,逢年过节,办红白喜事,赠送贵客礼物,农民们总是以“糯米茶油为先。糯米既可蒸又可煮,但蒸比煮显得味道香。糯米饭富有粘性强,饮食经久耐锇。每逢节日或是走新访友,人们总是包上大包的糯米饭和糯米巴,还喜加各种颜色,展示美观。糯米饭还能酿制甜酒,香味可口醉不知晓。糯米重阳酒被人们誉为“家乡小茅台”,村民常言道:“欢迎贵宾来,喝我小茅台,越喝越想喝,三杯醉开怀”。②油茶,是侗族早餐或中餐前后缺不可少的饮食,妇女农闲聚会,生男育女“三朝酒”,男女行歌坐月深更半夜,总是打油茶表示敬意,正如他们说:“油茶敬宾朋,情深意更浓”。油茶是用熟饭配上爆米花,花生,虾米或猪肝粉肠、野菜等佐料,加上苦凉茶水调制而成。油茶清香可口,贪婪不腻,用后醒神,解除疲惫,所以油茶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餐。此外,还有腌鱼、腌肉、烧鱼、酸汤鱼、血红、牛瘪、鱼生等民族饮食,更具特色,让您留连忘返。 3、艳丽的服饰村民以穿侗布为荣,男女穿着是以自己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为主。冬以紫色侗布,夏、秋以蓝色和白色侗布。侗布既有冬暖夏凉之能,又有吸汗耐用的特点。所以成为人们喜穿的优料。①传统的男式头,带宽约一尺,长为6尺的紫色亮布为包头巾,包头巾的两末端还镶约两厘米的花边。上穿紫金色的高领开胸单衣,用布圈的花扣。下穿同样布色的宽同裤,脚穿马口布鞋。②妇女服饰。妇女擅长刺绣、挑花,所以她们的衣服在重要部位上绣着各种图案的花纹多彩多姿。冬天女人衣着更亮的紫金色敞胸大襟无领衣,衣襟边上绣着宽约6厘米的花边图案。花边的大小是按年龄而绣的,小孩的花边细小,未出嫁的姑娘花边宽,色彩浓;当家后的妇女色彩淡,老年色彩土。衣袖的肘边关节处嵌着一道约6厘米的花边,紧挨着一段宽约10厘米彩布合成袖围。敞胸内还有一块与衣服略短的紫色大三角的布料为遮胸帘。帘头靠脖颈儿处镶着一块绣有珍禽异兽的图案,胸帘边用四根带子附身。下身的裤料和式样与男相同。妇女的头饰十分打扮。从古到今都贯用油茶枯泡水和米酸水为洗发济,头发乌黑发亮。头上挽顶接鬏,加木梳一把于后,周围排插彩色缎花。好戴金耳环喜佩银项链,项圈层层于胸前,重达一二十斤,以表富裕荣耀。随着社会发展民族服饰也在不断改变,衣料也多种多样,不拘于侗布一种缤纷艳丽。4、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既有传统民族节日,又有现代法定节日。过节的时间与其他村寨虽有差异但意义是相同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庆贺丰收;二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三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四是为了宗教活动;五是为了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任何节日都有民俗展示和文化艺术表演。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赶社节、清明节、新米节、四月八节、端午节、七月十四、雷公山芦笙节、中秋节等。节日一到人们穿着盛装,披戴绣衣银饰,成双结对,三五成群地参加各种游艺活动。人山人海进行社交往来,集市贸易,既增加了民族间的友谊和融合,又繁荣经济。5、生活习惯①居住,村里的侗族惯住于山鹿依山旁水之平地。多住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圈畜。悬挂式楼屋面,三间二层较多。成排的房屋堂屋相连为公用,少设置神龛。善住街边便于生意。厨房设在上层中央,用撑架为炉,用鼎罐煮食。②家庭,以父母为家庭之主,大多数家庭都是“男大当家,女大当嫁。” 6、民族文化艺术①民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用歌作乐反映现实生活。歌是一种精神“武器”它很有魅力,能歌善凑的人在歌场上就能取胜。侗族民歌丰富多彩,种类很多,地坪村主要有:“男女坐夜歌”“酒令歌”、“赞寨歌”、“生男育女三朝歌”、“父母养恩歌”、“赞男女老少歌”、“人类繁衍歌”、“祖先落赛歌”。演唱形式主要有三种,男女坐夜歌是男妇青年在坐夜时,待女方老人上床睡觉后,男女双方,面对面的坐着对唱,歌唱投情后男子可手扒女子颈部背后,女方不拒绝表示有情意,这时歌喉放开可通宵达旦,所以说“曲击透心妹自呆,不用拉手醉情来”。第二种,是在集体场合公众面前唱的,如:酒令歌,赞寨歌,还有两寨之间进行集体交往的活动时唱的歌,用“多耶”的形式对唱。女子在里圈围着,手拉手地唱,男子一人扒一人的双肩走成圆形在女方外围绕圆唱。还有,父母养恩歌,祖先落寨歌,人类繁衍歌等可弹琵琶演唱,琵琶又分为单唱和多人组合男女对唱。最为隆重的是“拦路歌”。是侗族民间的传统歌,古时是在男女结婚时,男方送结婚礼品去女方家,有的抬红猪,有的挑五彩的糯米饭,有的挑图案各异的糯米巴等等,快要到娘家时,由娘家房族在路口设置竹竿,绳索等物,村上众亲旁观热闹场面,然后双方歌师进行对唱,拦路方唱出拦路之理由,每唱完一首众人齐声呐喊助威。接亲方歌声刚落,送亲方放歌驳回,一唱一答,场面热闹。双对歌时间约两个钟头后,最后由送亲方,用恰到实处的拦歌,唱一首歌掀拦路物一件,用歌唱把障碍物掀完,众人拍手,双方鸣鞭炮约20分钟之久后,接亲方将拦路物全掀开,接下送亲人肩上担子,引亲入宅,抽烟唱茶。然后双方人员配搭入席,畅饮开怀。②侗戏,也是民间喜爱的文艺活动,逢年过节群众喜闻乐见,村里主要有《刘世远》《李诞》《珠郎娘美》等古装戏。侗戏的演唱方法。侗戏有说有唱,主要是以唱为主,唱谱简短易学,唱词不要求演员背诵,只要熟悉,演前仅用几晚时间就可学会。动作循环走步,演唱时用各种乐器词伴奏,即演员每唱完一句词之后,乐器才起凑,借乐器过凑之机,演员调换一次台角按节凑走横“八字”步至歌词点提的戏师,戏师点提后演员又按节凑行至台中唱词。整个过程都是照此循环,由幕后戏师提词,每唱完一节由众人一边鸣锣打鼓,一边高呼“哟合义、义合哟、哟义哟、哟合哟,义义哟、义义哟、义义哟合、群确哟义哟、群确哟义哟。”侗戏虽然演练简单,但它内容要求丰富格律要求严谨,歌词要押韵,语言精练,比喻生动。

18

主题

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mousypalsy 发表于 2009-9-20 04:42:31 | 只看该作者
  乡村经济总收入2468.3万元,人均收入1169.83元,粮食总产量7246吨,人均产粮418.51公斤,农村劳动力7937个,年末猪存栏8809头,牛存栏4514头,羊存栏1379只,肉类总产量509吨,水产量139吨。  全乡共有村完小8所,小学教学点19个,在校生2075人,教职工122人(公办87人);有中学1所,教职工40人,在校生793人;有卫生院(室、门诊)10个,医生31人。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接通了国家电网,开通了6个村的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在乡所在地开通。乡内资源丰富,境内有德顺木竹采育场,有森林面积140649亩,有国家级生态旅游区(太平山),土特产品以竹笋、香桔、侗果、腌鱼最为特色,有集贸市场1个,商业活跃,是全县经济较为发达、发展较为平衡的乡镇之一。

26

主题

10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lozibechet 发表于 2009-9-20 08:37:01 | 只看该作者
大稼全貌 大稼乡位于黎平县西北部,距县城72公里(直线距离30公里),地处东经108°46′—108°58′,北纬26°20′—26°29′之间,东临罗里乡,南接孟彦镇,西靠尚重镇,北与锦屏县固本乡、启蒙镇接壤。坝尚(坝寨-尚重)县级公路经容咀、大稼、岑凤村的江边寨、高孖村的新寨、盘现村的中盘现而过,大稼至平底林区公路经平革、岑努、岑趸到平底,交通比较方便,展锦公路穿越大稼乡归斗村,大平公路将与之相连,是黎平西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大稼乡境内为典型的中低山峡谷地貌,切割深,平地少,地势东低西高,土壤以黄壤为主。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为竹山村的双龙坡1392米,最低为八里村的八里河450米。年平均温为15.1℃,属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年总积温5488.8℃,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194天。年降雨量1310毫米。境内大稼溪(亦称八溪江、乌下江),发源于平寨乡平途村,向东流经盘现、高孖、岑凤,至大稼汇合容咀溪,继续东流经平格、平修入孟彦河,全长11公里,河流落差15.5米,集雨面积32.12平方公里,最后注入清水江。       全乡土地面积11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79.4亩,其中稻田面积6113.9亩,旱地面积365.5亩,农业主产有水稻、油菜、豆类、薯类,经济作物有辣椒、生姜、魔芋。水果有梨、柑、李、桃、杨梅、油萘、柿子、葡萄,板栗,中药材有杜仲、天麻、茯芩、桔梗、白合、续断、柴桂、太子参等。全乡有林面积130299亩,森林覆盖率为77.8%,其中用材林面积41066亩。木材总蓄积量为3909万立方米,其中杉木占87.1%,楠竹占0.6%,阔叶林占12.3%。全乡共有牧草地面积9289.6亩,其中经过人工改良换种优质牧草的有3000亩。大稼乡经济主要以林业为主,在80年代前素有“林海之乡”的美誉,也是我县改革开放较为早的乡镇之一,在林业鼎盛时期,这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曾有“小香港”的说法。每年的木材营业额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乌下江国营采育林场总部自1957年就设在这里,其总部占地面积为5495平方米,所辖林场跨黎平、锦屏两县,面积达83.41万亩。场职工300余人。随着林业资源过度采伐,至90年代中期资源耗尽,产业断层,经济急剧下滑,环境也随之遭受严重破坏,乌下江林场也逐步解体、分流,现总场迁至县城。赖以木材谋生的人民群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经济转变措手不及、束手无策,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也遭受严重挫折,全乡反贫人口急剧上升。现在全乡人均纯收入为998元,人均产粮仅171.2公斤,属省级二类贫困乡镇和黔东南州“两山”扶贫乡镇之一,全乡一类贫困村共有岑桃、俾嗟、岑凤、平格、平修、竹山、邓蒙七个村;二类贫困村有岑努、高稼、岑趸三个村;三类贫困村有高枧一个村。乡内特产主要有魔芋、野生板栗和野生猕猴桃。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水晶石、金刚石、青石岩和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青石岩资源,遍布全乡,且硬度强而不脆,纹理细密,是很好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开发前景可观。大稼旅游资源也是得天独厚,这里山青水秀,民族风情浓郁,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融于一体。特别是这几年“三板溪”水电站的建设,为大稼乡旅游业添增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库区淹没形成的“千岛湖”与周边繁茂的竹林相互映衬,映射着浓郁的风俗民情,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这里有以高孖为代表的独特的古代侗族民居吊脚楼建筑,悠久历史的侗族银装服饰、侗族琵琶歌、千步云梯石板路,民族特色的风雨花桥,还有著名的省级名胜古迹——仙女杉王。这里苗族文化也保存完好,有古老的苗族侗族银装服饰,苗族芦笙舞,而且自然生态环境别具一格,保留有着原始生态林和千年古树。特别是邓蒙苗族村庄,这里林中有寨,寨中有林,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写照。大稼乡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乡,是一块蕴藏无限商机的热土,物华天宝,山川秀美,如今正逐步发展成为以民族风情,自然景观,商品贸易交流,绿色产品生产、加工的生态重乡。全乡土地面积11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79.4亩,其中稻田面积6113.9亩,旱地面积365.5亩,主产有水稻、油菜、豆类、薯类,中药材有杜仲、天麻、茯芩、桔梗、白合、续断、柴桂、太子参等。林业资源丰富,现全乡有林面积130299亩,森林覆盖率为77.8%,其中用材林面积41066亩。木材总蓄积量为3909万立方米,其中杉木占87.1%,楠竹占0.6%,阔叶林占12.3%,在80年代前素有“林海之乡”的美誉。全乡共有牧草地面积9289.6亩,其中经过人工改良换种优质牧草的有3000亩。全乡经济主要以林业为主,养殖业在近年也发展较快,立足与本土传统资源的改革开放已初具成效。农副土特产主要有魔芋、野生板栗、野生猕猴桃、辣椒、生姜、魔芋、梨、柑、李、桃、杨梅、油萘、柿子、葡萄、板栗等。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水晶石、金刚石、青石岩和金矿,矿产资源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青石岩资源,遍布全乡,且硬度强而不脆,纹理细密,是很好的建筑装饰材料,开发前景很好。大稼旅游资源也是得天独厚,这里山青水秀,民族风情浓郁,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融于一体。特别是这几年“三板溪”水电站的建设,为大稼乡旅游业添增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库区蓄水形成的“千岛湖”与周边繁茂的树林相互映衬,浓郁的风俗民情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得以升华。这里有以高孖为代表的独特的古代侗族民居吊脚楼建筑,历史悠久的侗族银装服饰、侗族琵琶歌、千步云梯石板路、民族特色的风雨花桥,还有著名的省级名胜古迹——仙女杉王。这里苗族文化也保存完好,有古老的苗族侗族银装服饰,苗族芦笙舞,而且自然生态环境别具一格,保留有着原始生态林和千年古树。特别是邓蒙苗族村庄,这里林中有寨,寨中有林,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写照。 大稼乡土特产介绍一、魔芋大稼乡因季节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魔芋在众多农作物种植中更具优势,因此魔芋种植已经为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各村种植出来的魔芋生长旺盛,不易染病,个大质优(5-15公斤),无色斑,产量高(亩产可达3500公斤左右),魔芋实现的收入也成为农民群众的基本收入来源之一。 二、花椒和朝天椒 花椒主要产于竹山村、高枧等村,因海拔高、光照强,花椒抗病力强,质量好,香麻味突出。朝天椒在全乡各村都有种植,但按照当地农民的习惯,大多种在坡顶,原因是让朝天椒采光充足,提高辣味和香味。大稼的花椒和朝天椒,历年来都是各地商贩争相采购的香料和辅料。目前,两种作物种植面积仍然偏小,产品供不应求,开发的潜力很大。

18

主题

11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cghyjx88 发表于 2009-9-20 12:31:31 | 只看该作者
  平寨乡是一个高海拔山区,乡境内1000米以上海拔的山峰22座,最高海拔为1392米,最低海拔520米,相对高差872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多在900米海拔左右的地貌类型。乡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13.7℃,相对湿度为85%,雨量不均;年均降水量1325.9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60天左右。境内土质分为黄壤、红壤、潮土土类,土壤表层浅,质地差,土壤酸性强,土壤养分贫瘠。水资源主要有乌麻溪至固本、乌潮溪至固本两条溪流,年均径流量337毫米。矿产尚未探明,以石材和高岭土为主。中药材资源有及野生的板兰根、金银花、桔梗、月亮草等多种名贵药材;自然植被有阔叶林、灌木林、蕨类草丛等。  全乡聚居苗、侗、水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文艺生活丰富,民族节日有:苗年节、尝新节、斗牛节和吃牯藏节(又称祭祖节)等。节日期间,各村寨男女老少皆穿上民族盛装,唱民族歌,侗族歌有琵琶歌、木叶歌、踩堂歌、拦路歌、情歌、敬酒歌等;苗族歌有山歌、夜间歌、酒令歌、放浪歌等。男女老少以歌言情、以歌代言,以歌会友、以歌述史,歌词内容广泛、丰富,音韵别具风采。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uncoil2369 发表于 2009-9-20 16:26:01 | 只看该作者
  全镇面积195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45亩。村(居)撤并后,全镇辖4个中心村,3个社区居委会,86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寨,30个居民小组,1.32万户,5.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非农人口1.83万人,暂住人口1万人),是一个以汉、苗、侗、水等民族杂居的乡镇。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372万元,比上年增长9.41%;财政收入完成413.2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5284吨,学生入学率达98.2%,人均经济收入1745元。  古州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起,历代都有建制,距今已近两千年,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是商贾云集,商贸发达的古镇。曾有中国江南八百州之一的美称。  古州镇境内地势周高中低,群山环抱。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民族风情独特浓郁,景色秀美迷人。尤其是侗、苗、水等民族风情文化保存得比较完整,素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美称。城区有天下独一庙——苗王庙座落城西卧龙岗上;城内尚存多处的古城垣、古祠庙、古会馆、古书院、古码头和红七军军部旧址。还有古州城南的三江渔火、五榕翠色、赤壁横江、南岳疏钟等景色。  古州属中亚热带偏南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均温18.1℃,无霜期310天,年均雨量1200毫米,土质肥沃,植被良好。主要盛产蔬菜、水稻、西瓜、冰糖橙、脐橙、竹笋、杨梅、板栗、梨子、香菇、杉木等。

25

主题

12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genial2397 发表于 2009-9-20 20:20:31 | 只看该作者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panyulinwo 发表于 2009-9-21 00:15:01 | 只看该作者
  寨蒿是榕江的商贸古镇,是“黎榕剑”交界的一个物流中心。个体商户达200余户,赶集人数达2万多人。这一市场已成为寨蒿发展的平台和纽带。这里还是“寨蒿腌鱼”之乡,是四十八寨侗族琵琶歌之乡,中国“太极图镇”,也是目前全县初中入学率最高、劳务输出最多的乡镇。近年来,寨蒿镇在保护文化、突出特色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条件,逐步扩大和完善,增加城镇容量,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逐步把寨蒿建设成为榕江东北部一个繁荣的商贸重镇。  全镇境内通车里程达55公里,有14个村通车。全镇村村通国电,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但交通仍然是我镇发展的“瓶颈”。近几年,争取干烈至五里桥公路建设,重点对平松至三洲、扒王至票寨、平定至乌公、平定至建卫、乃畚至八瑞、便裳到归裳等通村公路建设,改善快打通出镇大通道。确保每年全镇完成5公里以上,力争在4年内实现村村公路。同时加强森林建设与管护,搞好水利建设和通信网络建设,使全镇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  该镇打造两大精品。旅游精品——晚寨侗族琵琶歌、百瀑群、太极镇;农业精品——寨蒿腌鱼、优质肉牛、野黑桃。四十入寨晚寨侗族琵琶歌,源远流长,美丽动听,别具风彩,晚寨侗女歌手曾于上世纪80年代上京演出,受到中外观众高度赞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艺术瑰宝。榕江旅游资源王牌。在高赧与晚寨之间,有一条由高赧天然湖倾泄下来的溪流,在森林里形成千姿百态的108个森林百瀑群。像这样的瀑布群,在贵州仍是绝无仅有。寨蒿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商贸古镇,坐落在山环水绕的“鸳鸯形”,鸟瞰寨蒿,就会看到一个完整无缺的“太极图”,在民国时期,寨蒿曾称为“太极乡”,原太极乡正府就在现镇农技站的北侧。这一神奇的“太极形”,是中国的唯一,也是镇的一大旅游资源。围绕这几大资源,逐步开发,形成精品,带动全镇旅游业发展。寨蒿腌鱼,已经代表榕江侗乡腌鱼名遐迩,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占领了一定市场。优质肉牛也是寨蒿的一大品牌,初步形成生产、改良繁育、市场相结合的规模体系。对这些产品,我们大力培育,打造品牌占领市场。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slopedbaric 发表于 2009-9-21 04:09:31 | 只看该作者
  更加详细的资料待进一步查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