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满山是云雾,去风雨桥的遗址拍了两张照片就上路了。大概是9.00出发,3个小时到肇兴。经龙额到肇兴要翻越大山,今天改由儿子做导航员,最陡的山路要挂二档下坡,我多数挂三档下坡,较少用刹车。当地人熟悉路况,比我快得多。中间可以看到侗寨、梯田,远远在山谷对面,风光不错。肇兴是个成熟的旅游景点,从贵州省内去比较方便,路好走,黎平还新建了机场。肇兴的风格和丽江有点接近,是个值得人去发呆的地方,特别是风雨桥上,坐看流水,静听侗歌,可以发半天的呆。侗族不分男女,屁股上总背着一 山峰,竟是一片宽阔的水面,一个巨大的石洞呈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有着古老生命之谜的天星洞。格凸河也是从这个洞里冒出地面的,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它一直是地下暗河,进了天星洞才见天日的。乘船进入巨大的洞穴,只见河水从岩石后边流出,发出巨大的轰响。天星洞因甚得名谁也不知道,但那些岩壁上的悬棺,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留给我们多少遐想的空间和不解的谜团。天星洞口高110米,洞壁石幔悬挂。船进洞内约200米,左边那个阴凉的旱洞内,岩壁上有三层天然台阶,悬放了一百多口厚榉木拼成的木棺。台阶正中有一块巨岩酷似古人头颅,摆放了一些完好的棺木。虽不像三峡沿岸看到的悬棺放置在那末高险的崖壁上,但离涨水的河面也有十几米,崖壁虽凹凸不平,却很难攀援,更不要说抬着如此沉重的棺木了。这些悬棺的主人是谁?这里的人们为什么采用悬棺安葬死者?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代,这样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这一切都是藏在我们心中的谜团。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丧葬方式,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如四川、江西、贵州、台湾等许多省份都曾发现过悬棺。我们在三峡地区也曾亲眼看到放置在崖壁上的悬棺。其悬置方式有3种:一是木桩式,在峭壁凹入可避风处,凿孔插桩,架棺于上;二是凿岩式,凿岩为穴,置棺于内;三是自然洞穴式,利用岩壁天然缝隙或洞穴,置棺于内。而格凸河地区主要是后两种。 在边远封闭的格凸河一带,苗族村民聚居的地方多处有悬棺。据介绍,格凸河中游的一个洞穴的岩石上,曾发现存放着240多口棺木。听当地一苗族老人称,其中一悬棺内的死者是他们的祖辈,祖辈离世已80多年了,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使用悬棺葬了。不过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的苗族,至今还采用自然洞穴式悬棺,一个洞穴内存放的棺木达600多口。这里是应该是离现代最近的悬棺了。听导游介绍,悬棺习俗的由来是因为很早以前,战争把这里苗族人的祖先从长江中下游一带赶到贵州紫云格凸河畔。所以这里的人念念不忘要回到老家去。在苗族妇女围裙上绣的图案就是他们祖先逃亡的路线,不过现在谁也看不懂了。在格凸,现在虽然不再悬棺,但在丧俗活动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隆重祭奠仪式,办丧事的人家要宰一匹精壮的“战马”送亡人,这匹马有四件必备之物,一是马鞍,二是战刀,三是弓箭,四是斗笠。也许是要这匹马把亡人带回自己的老家吧。 导游还介绍说,在格凸河附近,有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寨叫脚杆寨,苗语中脚杆寨叫“不这吾”,意思是“我要回家”。这是苗家的祖辈为了告诫后人叶落归根,发誓只要脚杆还在,一定要打回老家,收复失地。于是祖辈亡故后并不入土,而是由后人将尸体高悬于阴凉、凌空、鸟兽也无能为力的岩洞、绝壁处临时存放,一是防追兵破坏,二是防畜兽侵袭,三是便于长久保存,等待有朝一日“回家”。传说苗族的祖先来自东方,因而棺首一律朝东。据介绍,格凸的苗族人死后,当地人都会唱起《我从东方来》的苗族古歌为他送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地人会费了如此大的气力,把他们的亲人放置在高高的崖壁上的原因吧。悬棺如何放置始终是个谜。自然洞穴式的悬棺存放难度小些。据分析,格凸河景区的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这样便于拆装组合。攀到绝壁的人将存放棺木的位置选好,打好木桩或凿好放棺木的洞穴后,用藤或用绳,把棺木部件一件件吊上绝壁进行组装,再把尸体吊上,放入棺内,盖好,悬棺葬就完成了。可谁来完成这个艰难的攀岩工作呢?这个答案是在后边我们在燕王宫看到的攀岩高手以后揭晓的。从天星洞出来,小船就顺流而下了。本来这里来的人就不算多, 加上下小雨,整个河上几乎只有我们一只小船,小船悠悠,让人沉浸在格凸原始的美景之中。之后,小船停靠在大河苗寨,我们于是下船进入寨子。如果说这是个世外桃源也许并不确切。但是多年来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只是一只小船。我们沿石阶向上就来到了寨子中。雨过天晴,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大河苗寨一片新绿。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谓得天独厚,有奇峰、河谷、沙湾、竹林把村寨、田园包围着,用木料竹子和茅草建造的吊脚楼古老而陈旧,层层叠叠挂在山腰。孩子们向游人兜售新鲜的玉米和烤鱼,一条小烤鱼要5元,价格不菲,看来这里早已和外界的经济接轨了。在大河苗寨背后的峰丛中,有一奇峰突兀而起,如同宝剑直指天穹,气宇轩昂。这就是苗王剑。相传是苗族祖先许道在这里赶山填海留下的一把利剑。来大河苗寨观光的游客。常会赞叹这里的苗族同胞身处“桃花源”的美妙之处。可导游(她奶奶就是这里人,她们因为出去上学,又回来当了导游,家也搬到外边了。)告诉我们,由于寨子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峰,过去山里没有通公路,村民生活在封闭的深山里,外出赶场买点盐卖点山货,攀岩壁趟急流三五个小时,手脚摔伤是常事,生活艰难得很。当地曾流传一句民谣:人均四分地,庄稼野猴吃;穷山又恶水,天天盼救济。一般人家每年都是上年借吃下年还。对于特困户,更是缺吃少穿,小娃饥哭大人吵闹,一个村子经常要靠救济过活。小孩上学每天也要走上几个小时,真是可怕的世外桃源。开展旅游以后,游船总要在这里停靠,游客有住的,有吃的,还看苗家表演。游客钱掏了,玩好了,苗家人生活也就过的宽裕了许多。但是这里的生活还是封闭,由于近亲结婚,孩子就容易造成兔唇等先天病。我在这里就看到了这样的孩子。现在苗寨开发的还在初始阶段,因为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也不完备,来的大多是自驾游的人,也有一些背包族。许多大旅行社都没有这里的线路。正是因为这样才使格凸河保持了原始的、天然的美。希望这里的旅游开发不要破坏这片神秘的原生态的美景。猕猴也是这里的主人,虽然下雨,还是有几只猴子窜上跳下,着实让人喜爱,但游人却不知,正是这些猴子成了当地一害。格凸河地区,猕猴数量达到200多只。每到玉米灌浆季节,这些猕猴就会大片糟蹋庄稼。现在农民也知道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们虽然对猕猴的“恶行”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为杜绝“人猴争粮”,县里决定,花钱买粮食喂猴。所以人类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可观的。位于大河苗寨以南约500米处,是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天然湖泊,因湖水会随季节的变化变换不同的颜色而得名,有时成铁红色,有时又成土黄色,有时成淡绿色,有时则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映在万绿丛中,好像是上天赐给当地苗族人民的,因此又称“天赐湖”。该湖比大河村高出约47米,像一个嵌在高山上的明镜。湖中有3个泉眼,干水期湖水也不会干涸,到了丰水期,湖水靠湖一端的消水洞自然排泄,所以水不会漫出。这里水质很好,去污能力强,据说把衣服放在里边泡上一袋烟的功夫,清洗一下衣服就干净了。我们没有在这里吃饭,就催着导游下船继续游览了。船继续顺流而下,在水的尽头,耳桶山挡在了我们面前。这座被上苍削去了一半的山峰,在崖壁上留下了三个巨大的石洞。最下边的叫燕王宫,也叫大穿洞,大穿洞上面还有一个穿上洞,此洞很像张家界的天门洞,正是天门大开,可容飞机特技穿越。穿上洞的左边还有一个小些的洞叫藏棺洞,不知是否真有藏棺。我们的小船轻轻的向燕王宫划进,听导游说,这巨大的穿洞的拱门高116米,宽25米,仰头看时,我们的船真是小的可怜了。进入拱门,就是格凸河伏流入口燕王宫,从在这里,格凸河 又潜入了地下,神秘的消失了。每年农历清明到重阳,数十万只燕子栖身洞内。早上天一亮,上万只燕子从洞中飞出,它们穿梭如箭,黑压压的遮天蔽日,甚为壮观。不过要看这一奇观必须在苗寨住一晚,黄昏看燕子归巢,清晨看燕子离巢。我们因不住,自然没有这样的眼福了,但还是看见了不多的几只小燕子在洞外飞舞,远看竟好像小麻雀一般。泛舟进宫,是长277米的地下湖,湖的尽头,是面积有11.6万平方米的苗厅。是世界上第二洞厅,在亚洲则是最大的,里边可停上千辆汽车呢。巨大的塌陷的洞顶形成一个直径200米、深370米的巨大通天洞,光线从倾斜的洞口洒下,照见碧绿的格凸河水。当年穷极了的格凸人为了找蝙蝠屎卖钱,发现了这个溶洞,引来了中法洞穴探险队,才最终探明了洞穴的情况,使它揭开了奇妙的面纱,向世人展露它的真实面貌。在燕王宫垂直光溜的百米高的洞壁上,我们看见有两位苗族高手正站在高高的崖壁上,还有几个电视台的人也站在不太高的地方和我们打招呼呢。据说他们正在拍摄当地号称蜘蛛人的攀岩绝技。那么,到底是谁能上绝壁呢? 导游介绍说,历史上曾有一些苗族先民像山里的猕猴一样,能在格凸河两岸的悬崖绝壁上攀行,到达人迹罕至的险洞幽谷。如今,这里有几个人继承了攀岩绝技,他们就是罗发科和他的三个徒弟黄小宝、王凤忠、王小国。罗发科师徒四人能在格凸河景区一带百米高绝壁上,不用任何防护设施,只要有脚可踏、有手可攀的地方,他们借助竹竿、木棒作为攀岩的辅助工具,5分钟就上到108米高的悬崖绝壁上,4分多钟后,就能徒手退回地面。据说他们的祖先为了悬棺洞葬,练就飞檐走壁的功夫,传到他们已经是第七代了。据介绍,罗发科12岁随父亲学攀岩,是兄弟4人中惟一学会的。黄小宝、王凤忠和王小国也是从小学起,其中一位还腿有残疾,虽然一起学习的还有其他一些小孩,但随着难度的加大,能坚持下来的也只有这几个人了。这就揭开了悬棺由谁放置的谜。正是这些攀岩高手,才使这里的悬棺葬成为可能。响彻洞厅的格凸河水前行潜入12公里长的燕王宫幽暗处,沿河深入7公里可到达苗厅。不过因为水急,我们是无法进入的。沿通天洞斜径攀援而上,可见燕王宫、通天洞、大穿洞三洞共一片蓝天白云的神奇景色。导游告诉我们,要去盲谷必须徒步登上2000级台阶,这是对人体力和意志的综合测试。在北京,我们也曾爬过香山的2300级台阶。但因为出来以后,几天行程,人比较疲劳,实话说,思想准备不足,也没有吃饭,三思以后,还是决定放弃了。据介绍,穿过大穿洞,走过方竹林,就会到达一个平台,前面是一个条形凹地,长约1公里,这是早期地下河顶板崩塌后形成的,地质学上称盲谷,四壁是三四百米高的绝壁。盲谷内是一个封闭的野生世界,几乎无人敢冒险下去。专家称这里是保存最好的古河遗迹,也是封闭的生态环境和难得的原始林带。这里应是科考人员、植物学家、探险旅游者梦寐以求的好地方,只有具有较好的体力,也有充分准备才能领略其中的神秘之美。我们的行程就此结束了,回味整个游程,好像进入了一个远古的梦境。因为当天往返是无法看到格凸河景区的全貌的。因为如果有体力还应该去造访一下洪荒时代遗存的洞中苗寨。到洞中苗寨的上山路比较艰苦,脚力不济的游客能只游览大穿洞和大河景区了。我们虽然没去,但也打听了一下,把我们了解的情况做个介绍吧。从紫云县城驱车约40公里,沿青山对峙的峡谷逆格凸河而上,就到了伏流出口处的小穿洞,(从大穿洞走,有个岔路)格凸河水又重见天日,流向水电站。在伏流出口上方有上、中、下三个溶洞,洞中苗寨就在高高的中洞。要 到达中洞苗寨必须爬山穿过下洞,这是一个布满化石的洞厅,从洞中残遗的地基来看,似曾作过穴居人的村落。沿着因地表塌陷而乱石堆积出的陡坡向上攀登,仿佛置身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时间隧道。体力好的人大约要走两个多小时,穿过葱郁的竹林,一个高50米、宽115米的巨大洞穹出现在眼前,据说深有215米。在洞口有三间无顶的砖砌房间和一个小操场、篮球架、升起的国旗,那是洞中学校。靠近洞口散布着几十座同样没有屋顶的干栏式木柱竹楼,倒像舞台布景(相片上看,更像手工模型),人们就在这舞台上天天演绎着真实的“山顶洞人”古朴生活。球场边如金蟾的钟乳石承接着洞顶终年不断滴下的甘泉汇成一池,供给着人畜的基本饮水。据介绍,你在洞口外,就能听里面读书、说话、作工、鸡鸣猪叫和锅碗瓢盆发出的回声交响曲,犹如在播放一曲远古的歌谣。一进洞,回声消失,各种声音清晰可辨。据说,这一声学现象与洞顶密布的溶蚀“漩涡”有关。洞中住着王、吴、梁、罗四姓苗族,屋与屋之间只简单地用竹篱相隔,意想不到的是家家还有门牌号码。洞中人大都穿自己织布做的衣服,妇女的服饰只有简洁的两道花边。虽然生活很艰苦,然而,走进洞中人家,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就会送上自酿的包谷酒,按风俗,如果你喝得“乒当”躺倒,主人就倍觉脸上有光。喝过酒后,在他们家里便可自由出入,四处逛悠,看他们推磨碾谷、纺纱织布、养鸡养鸭养猪养蜂养鸟、拉风箱烧饭,领略真实无伪的洞中日常生活。对面山坡上空着正府为他们建造的砖混结构平房,据说他们搬出以后。因不习惯又纷纷搬回洞中。虽然洞中不怕风雨,冬暖夏凉,没有蚊虫叮咬,还是无人能理解,人类早已走出穴居生活,为什么他们要舍弃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房舍,宁愿搬回洞中居住,甚至把学校也建在洞中。在洞中学校读书的还有洞外山村的学生。在回到紫云的路上,我们在一家餐馆中要了一只土鸡,现杀现做,只要清水煮熟,味道鲜美无比,把汤放在电磁炉上,自己放上新鲜的白菜豆腐蘑菇等,米饭也是随便吃的,总价45元,我们四个人吃得饱饱的。我们这次只是对格凸河做了最初步的了解。我们以后还打算再去,因为贵州好玩的地方太多,一次是无法充分领略的。到格凸到底看什么呢?在格凸,有那末奇妙的山和水,那奔流不息的河水一会成为陷入地下伏流,一会又冒出地面,在高高的青山上留下了它当年穿山凿洞夺路奔流制造的奇妙景观。你可探访堪称一绝的世界最高古河道遗迹穿上洞、盲谷,乘船进入举世无双的大穿洞,燕王宫,了解巨大幽深、气势恢宏的世界第二大洞穴厅室苗厅,国内最深的岩溶竖井通天洞……。更有燕王宫数万鹰燕早晚竞翔,天星洞百具苗族祖先洞葬悬棺,观赏洞外美丽的峡谷,探寻珍奇动植物,领略旖旎田园风光,体味纯朴的苗寨风情。如有体力,再去寻访在这儿的喀斯特溶洞中,那个神秘的被称为“现代山顶洞人”、 “最后的穴居部落”的苗族村寨。这一切无一不给人以如醉如梦、神秘而又原始的美感。去格凸河旅游吧,但一定保护好那里原生态的美,给后人留下一片净土,子孙们会感激我们的。顺便说说路线,网上有介绍长途车的,我就不说了,那是比较艰苦的,贵州的路不能看公里数,100公里的路,有时要走2、3个小时。这次去,我们认识了一个司机,他隶属龙行神州旅游车队,他自己有车,11座现代商务车,还有1辆桑塔纳2000,如果人多包他的车很划算,你可和他事先联系,商量路线和价格,他还能帮你拿到便宜的旅店。他路线很熟,车技也很好,我们玩的好多地方都是他介绍的,看到了许多不容易看到的景致。我会在我后边的游记中介绍的。有些地方旅行社不组织,自己去太麻烦,时 间也不经济。所以建议事先联系好车。师傅叫姚斌30多岁手机13885141978. 点多还差最后一个景点没有游览. 马夫说天黑, 叫我们坐20元摩托车回东门, 少给他20元. 到东门坐面包车10元回荔波. 住一般的宾馆100元/晚(国庆期间这里的宾馆比较贵, 开价到200元/晚以上).去荔波的有时间可以先去都匀, 早上只有一班车从凯里到荔波.到荔波如果早上可以包马车游览.马车比较慢, 上斜坡时要下车. 如果下午去的话建议包小车200元.10月5日D6: 早上坐7:10分到广西柳州的车70元/人.1点左右到柳州. 买3点去桂林的车40元. 5点半到桂林. 在路边上去龙胜的车18元/人. 8点左右到达龙胜. 住龙胜大酒店120元/晚. 柳州发现有新疆面孔的小偷. 3个小孩3个大人.在汽车站附近.10月6日D7: 早上8点坐去龙脊梯田的车7元到达梯田门口. 门票50元/人. 2个小时游览1号2号观景台. 坐11点车回龙胜7元. 中途司机叫停去桂林的车, 转车回桂林18元/人.在坐3点车去阳朔17元/人.到达阳朔住马可波罗客栈100元.去梯田来回的车班次比较少. 注意时间.梯田学生票只便宜10块钱.原价50元.梯田里有很多住宿的地方.有些有独立洗手间.到达阳朔下车有人跟着你, 介绍酒店客栈给你.马可波罗客栈里有电脑无线上网.有个阳台面向西街.但是楼下是他们的酒吧, 晚上10点到1点声音很大.阳朔的商业街里买登山鞋好便宜.10月7日D8: 早上9点骑单车5元/人游览月亮山15元/人, 大榕树18元/人. 等景点. 晚上8点坐阳朔回广州150元/人.早上一出门就有导游问你要不要骑自行车.找了个骑单车的导游,太差了,只顾着自己前面踩, 我们在后面跟着.一路上也不怎么介绍景点等.月亮山有婆婆跟着你, 要你买水.但是水也不贵, 买了她就不跟你了.每天只有一班车回广州.所以到阳朔就要买车票.否则很快没有车票了.印象刘三姐188元/人.一般150都可以买到.在西街口有人卖40元.但不知道效果是否好.有人看过40元的告诉一声,等我下次去看看.阳朔景点都没有学生票.10月8日D9: 早上7点多到达芳村客运站.汽车半夜上乘客, 睡在过道上了.有尝过这个玩意?小吴说日本没有到过他们那个寨子。我说很可惜要是小日本来了中国苗族历史上就会记载一段抗日英雄史了!我说村上怎么没有人,她说今天都去乡里赶集了,村里年轻人也在外地打工。村上也就200多户人家。在没有开发旅游的时候这里是非常偏僻的。也正因为偏僻和贫穷就把一个明代的少数民族古村落保护下来了。这也许是历史对贫穷的另外一个恩赐吧。幸亏有个导游,要不我们肯定自己回不来的,小吴带我们走一圈就又回到了村口。迷宫般的古村,到处是石墙到处是枪眼,到处是门。据我在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村里有十一道城门、十一条巷子,每一个巷子共用一个门,敌人来了就是关门打狗,实在打不过就撤退到后寨,让敌人掉入江中。面对如此奇特的机关,我在想再弱小的民族在强大敌人面前智慧就是无限的。小日本当年吃地道战的苦头,也许还是当年到贵州“剿苗”的河北籍“明兵”带到河北传给后代的呢!走到村口,就到了小吴的家,一座吊脚楼,新刷的桐油漆,而隔壁他伯伯家就是旧的,看的出村长家与别人不同之处也就在几桶桐油漆上。村里的广播突然响了,讲了一段听不懂的话。小吴翻译:“他们家杀猪了,要吃猪肉的到去买!”我心里非常高兴,那里的旅游开发还没有伤害到苗家人的生活! 个好像靴子的刀篓,随身带一把柴刀/镰刀。肇兴有这样的刀篓出售,还有侗族的银饰、服装卖。但是真正值得买的旅游品并不多。国庆当地安排了不少节目,泥人节是在泥水中比赛捞鱼的数量,晚上有侗族大歌;可惜我更想去小黄听歌,没有在此久留。那天正好有人在拍摄侗歌的节目,都是些老女人在唱歌,也反映出侗歌文化有点后继乏人。我们在另一个鼓楼看见了排练侗族戏剧,听不懂,但对我们来说很新鲜。侗族都是自己染布,每家门前一口蓝靛大染缸,染布之后还要用木槌敲打,做成一面发亮的、紫黑色的侗布,看上去象复写纸,呵呵。肇兴的鼓楼、戏台、风雨桥都挺完好;各种旅游服务也比较完善,去的人较多,但以贵州本省、特别是贵阳的为多,看车牌,外省的以广东、重庆、四川、湖南、广西为多。从肇兴出发沿省道去黎平,一路上变成了喀斯特地貌,和广西有些接近。在县城看了毛泽东重获权力的黎平会议旧址。黎平比较重视旅游,印刷了传单,安排志愿者在县城入口咨询,可惜那些志愿者都是不到12岁的小女孩,一问三不知,半天才找到那条 步行街,而且还要收门票,看来共产党并不珍惜自己的历史和声誉。2点多钟开车往北,去高屯附近的天生桥,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那里离黎平新建的机场很近,路上可以看见在山顶上的机场跑道。到了那里,太阳西下,照进桥洞,桥下小河潺潺,小孩子玩水很快乐。天生桥两边都是山,不容易拍照,照出来是个洞,不太像桥。公园门票15元,看门的问我们从何处来,我说从广西,路不好走;那人感叹,湖南、广西对贵州实行交通封锁,都不修通往贵州的路,他的话让我们无地自容,觉得广西正府太小心眼。出来的时候有个小插曲,我们走错路,遇上一窝胡蜂/大马蜂,就是电视上播出的一口可以咬死人的那种很大的蜂,当我们路过的时候蠢蠢欲动,让我们心惊胆颤,我和儿子只好逾墙而走。出来的时候有4点多了,赶到隆里古城(属锦屏县)已是黄昏,照相的效果不好了。隆里古城是那边为数不多的汉族镇,是明朝开边的立足点,据说有很多古汉族的习俗,这里有舞龙的传统,到了古城边就看见两个小孩在舞龙。但是隆里古城还没做好对外开放的工作,住宿的点很少,也没有什么餐饮和休闲场所,我们走马观花看看各种建筑,出了几个城门,在城墙上兜了一圈,天黑了,就赶忙驱车返回黎平了。在黎平我选择了一家做凯里酸汤火锅的饭店,我很喜欢这种番茄做的红色酸汤,里面放了一种样子像花椒,但是有香皂气味的小果子,荤菜是3元一碟;当晚很多人到黎平住宿,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30块钱的标准间,超值享受,这是此店的最后两间房了,他们居然没有涨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