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瑶族地区资源相对承载力评估分析
莫小莎 刘深
摘要 分析广西瑶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相对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设计合理的研究思路框架,对县城的资源承栽能力进行了评估,提出问题与启示。
关键词 县城经济增长;资源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央政府在广西瑶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金秀瑶族自治县(1952年5月28日)、都安瑶族自治县(1955年12月1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年2月6日)、富川瑶族自治县(1984年1月1日)、大化瑶族自治县(1987年12月23日)、恭城瑶族自治县(1990年10月15日),成为一级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广西占6个。广西的瑶族人口50%集中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富川、大化和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县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为15%。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使广西瑶族地区进入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新时代。20多年来,各县国民经济以超常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广西瑶族地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
但是,广西瑶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差异较大,不仅表现在各县经济总量的差距,2005年恭城县GDP为22.75亿元,高于金秀县15.5亿元;更主要表现在各县域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上的差距,2005年恭城县人均GDP是都安县的3.3倍,农民人均收入是巴马县的1.67倍。显然,缩小县域之间的差距,促进瑶族地区协调发展,让100多万瑶族群众脱贫致富,享有温饱甚至是小康的生活,这是广西瑶族地区发展的最终目的。考虑到广西各瑶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现状和统筹发展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各县的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这对于促进广西瑶族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瑶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使广西金秀、都安、巴马、富川、大化和恭城瑶族自治县从长期缓慢增长的状态中走出来,显示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是广西瑶族地区发展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1978年以来,各县经济增长快,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民族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都安、巴马、大化、恭城、富川、金秀县国内生产总值为92,57亿元,人均GDP为5019元,排在前位的有恭城县(8089元)、富川县(6320元),恭城县基本上接近广西(8311元)的平均水平。总体上看,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格局(表1)。
为了反映瑶族地区经济增长情况,以下选择1990~2005年广西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瑶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历程。
图1反映出以下的事实:
1、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1990年以来瑶族地区经济建设力度大,经济总量逐年增加。按1990年不变价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了2.82倍,经济总量的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地区经济保持不断加速增长取得的。恭城、大化、富川和都安县经济总量增加的幅度较大,恭城2005年比1990年增长了3.83倍;金秀和巴马县经济总量增加的幅度较小,金秀2005年比1990年增长了2.27倍,各县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今后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
2、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
1990~2005年,瑶族地区GDP年平均增长10.3%。增长速度最高的年份是1995年。增长24.8%。最低年份是1998年,增长3.7%;“十五”时期平均增速达到8.09%,高于“九五”时期0,36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平均增速为两位数的只有恭城县,为10.4%,金秀县(9.87%)、巴马县(8.46%)、富川县(8.14%)在“十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3、经济增长过程呈现波动性
根据经济增长的波动规律,对15年瑶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各阶段进行分析,经济增长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5年为经济快速增长阶段,GDP年均增速16.3%,出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增加,1995年比1990年增长1.4倍;1996~2000年为经济增长下滑阶段,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等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下,瑶族地区GDP增长速度与全区一样都出现了滑坡,而这几年固定资产年均仅增长2.3%;2001~2005年为经济持续增长阶段,年均增速为7.3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在投资强力推动下,各县经济开始回升,2001年开始出现经济增长的拐点,此后,县域经济重新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但要恢复到1995年的最高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4、人均GDP增长稍慢于GDP增长速度
在发展过程中,人均GDP增长基本上慢于GDP的增长速度。“八五”、“九五”和“十五”时期人均GDP分别比同期GDP增长率低0.69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分年度看,1997年人均GDP增长率与同年GDP增长率的差额达到1.44个百分点,2005年接近1个百分点。这种现象与瑶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有关。近几年,瑶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上升,2005年与1999年相比,6个瑶族自治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为,金秀( 2.49‰)、巴马( 2.35‰)、恭城( 1.44‰)、都安( 1.36‰)、富川( 0.47‰)、大化( 0.35‰),显然,瑶族地区面临人口加快增长的压力。
二、相对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理论及方法
资源承载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经济贫困和生态贫困重叠的广西瑶族地区来讲,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这样才能通过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的明显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1、资源承载力的理论
资源承载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合理限度内对该空间内人口所能容纳的极限量,以及该空间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一个地区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并不取决于当地的幅员大小,而是取决于当地的资源能够承载多少人的生存和发展。以下我们主要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对瑶族地区进行评估。
关于相对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解释。国内外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又以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研究时间长、成果多。该类研究以土地资源一食物生产一人均消费一可承载人口为主线。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仅考虑自然资源(土地、水和关键矿产资源等),这样来理解资源的概念有失偏狭。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各区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区域之间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日益增强,区域内外的资源流通和交流逐渐增多,以至于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区域内已有自然资源存量的依赖性越来越低,从而不断扩展资源承载力中资源的范围。从属性上看,资源应是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
2、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即在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中,选取一个比具体研究区域更大的一个或数个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消费量以及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来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
3、瑶族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框架
瑶族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框架设计如下:
(1)将瑶族地区作为一个研究区与参照区进行对比,计算相对意义上的资源在瑶族地区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以此得到瑶族地区经济资源承载能力的总体状况;
(2)分析恭城、富川、巴马、都安、大化县1995~2005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
三、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能力评估分析
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瑶族地区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才不至于影响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着重解决好两方面的重大问题和矛盾:一是经济建设对资源、生态的压力与破坏;二是资源、生态保护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实质上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资源承载力问题,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因此,分析评估广西瑶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从总体上分析瑶族地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再进一步分析恭城、富川、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
1、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
广西6个瑶族自治县分属于桂林、贺州、来宾、河池4个地级市,显然,把瑶族自治地方作为一个研究区,是一个国土空间分隔、跨地区的地域系统。研究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开放性,即研究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密切,资源的流通和交换频繁,经济上的依赖性和互补性较强。研究区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为我国瑶族人口聚居地区,是一级瑶族自治地方。民族问题是首要的问题。瑶族地区的开放性、民族性,需要我们从更大区域的视角来研究其资源承载力。
在分析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时,考虑到研究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对参照区的选择应讲求合理性,参照区比具体研究区域的范围更大,参照区与研究区之间具有可比性、可评估性。据此,我们选择了广西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参照区,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消费量以及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来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
由表2可知,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存在着区域差异,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恭城、金秀、富川县为综合承载力富余的县域。
2005年,恭城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为54.8万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为33.2万人,其综合承载力为44.0万人,实际人口为28.2万人,该县可多承载的人口占实际人口的56.0%,意味着恭城县为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能力富余程度最高的县域。
富川县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的比值处于临界状态,但经济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的比值却是富余的,经济承载力比资源承载力富余较多,其综合承载力也处于富余状态,这表明富川县经济发展条件较好。
金秀县可承载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数量的比值为1.3,应该是属于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富余县域。金秀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大,有6.9万人口数目的富余,经济资源承载力富余2.4万人,综合承载力则富余3.6万人。早在1982年金秀大瑶山就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87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广西大瑶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通过立法。把森林资源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全面实行封山育林。经过20多年的强制性保护,使得金秀拥有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7%以上,使金秀县自然资源承载力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
另一类是都安、巴马、大化县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超载地区。
巴马县、大化县的超载人口与实际人口的比值(超载指数)分别为20.5%和15.4%,均没有超过25%,属于轻度超载地区;而都安县的这一比值为27.9%。属于严重超载地区。石山县普遍存在土地资源质量差、耕地薄瘠、易涝易旱者多、保水田很少的问题。这里石漠化发生率高,石漠化加剧了大石山区生态环境恶化,这种生态贫困必将导致瑶族自治地方的绝对贫困。在环境恶劣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为了生存的需要瑶族群众采取原始落后的经济开发方式,使得大石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这类地区的贫困程度,且积重难返,从而使地区贫困和生态贫困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2、各县相对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演变
依据上述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分析1995~2005年恭城、富川、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
(1)恭城、富川瑶族自治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1995~2005年,恭城、富川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是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1995年恭城、富川县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29.7万人和28.5万人,2000年分别上升到30.1万人和28.7万人。2005年则达33.2万人和31.5万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在“九五”时期表现为缓慢上升,到了“十五”时期出现了加速上升的态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参照区人口变动过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左右,而恭城、富川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从而使得其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上升。
二是从经济资源承载力来看,经济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大高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1995年恭城、富川县经济资源承载力分别为44.8万人和28.5万人,2000年分别上升到48.4万人和44.3万人,2005年分别为54.8万人和45.2万人,尤其是恭城县经济资源承载力呈现强富余状态。近10年来,恭城、富川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超过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这得益于这两县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积累和扩张,到2005年,恭城县GDP为广西瑶族地区的24.59%,而该县人口仅占地区总人口13.88%。
三是从综合承载力来看,该区综合承载力呈现富余状态,且综合承载力不断上升,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其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为60%强,远远大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30%)。
(2)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1995~2005年,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为超载状态,致使综合资源承载力呈现为超载状态。
一是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巴马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16.5万人,2000年下降为15.9万人,2005年再降为15.5万人;都安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56.3万人,2000年下降为55.9万人,2005年下降为54.5万人;大化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26.7万人,2000年下降为26.1万人,2005年下降为25.5万人。近10年来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2005年三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别超载8.8万人、8.7万人和16.5万人,表明三县实际人口数量高于土地资源承载力。
二是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来看,巴马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22.6万人,2000年上升为23.4万人,2005年上升为23.1万人;都安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36.3万人。2000年下降为35.1万人,2005年上升为36.7万人;大化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36.9万人,2000年上升为26.1万人,2005年上升为45.6万人。近10年来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以都安县最明显:1995年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超载24.42万人,2000年超载25.7万人,2005年超载26.5万人。虽然都安县经济资源承载力逐年上升,但超载状态仍然严重。
三是从综合承载力来看,近10年来巴马县、大化县综合承载力从严重超载状态逐步过渡到超载状态,都安县综合承载力超载状态却日益加重。巴马、都安、大化县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其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相比稍高一些,大约高出10%左右。制约三县综合承载能力的主要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现实中反映在人地矛盾高度紧张上。在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贫乏的大石山区,土地等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使土地资源严重消费;--是乱砍滥伐,重伐轻种,使森林资源严重破坏;三是陡坡耕种,粗放耕作,使水土严重流失;四是缺乏利用,效率低下,使各种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偏重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几乎每个县都设立一两个工业开发区,沿公路线的乡镇纷纷搞起各式各样的“经济带”。这使得本来不丰富的耕地资源、水资源成为瓶颈。瑶族贫困县一方面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却大量浪费资源,过度的资源开发及浪费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和破坏,最终危及山区瑶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
四、问题与启示
1、人口多是瑶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以上分析得知,都安、巴马、大化县的综合承载力远远小于实际人口数量,呈现超载状态,其中,都安县超载指数为27.9%,大于25%的评估值,是严重超载地区。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广西瑶族地区有50%的县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综合承载力始终不足问题,人口一直处于超载状态或严重超载状态。因此说,人口多是瑶族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口多、素质低,且人口贫困程度深是制约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瑶族地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大石山区呈现出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部分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虽为富余状态,但实际上瑶族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渗漏性强,土层瘠薄,生态敏感度高,水土流失量大,致使粮食生产水平很低。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与瑶族地区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超过负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经济落后是瑶族地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2005年,经济资源承载力呈富余状态的县域有金秀、恭城、富川县,呈超载状态的县域有巴马、都安、大化县。然而,尽管经济资源承载力呈富余状态,但金秀、富川县的经济资源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差距较小,这表明经济资源承载力还是相对不足的。分析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2005年瑶族县人均GDP为5019元,仅相当于广西的6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1913.65万元,仅相当于广西的53.27%;人均财政收入为351.59万元,仅相当于广西的36.42%。“十五”时期瑶族自治县GDP年均增长速度低于10%,而广西同期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6%。由此说明,瑶族地区必须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资源承载能力。再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1995~2005年,恭城土地资源承载力从29.7万人上升到33.2万人,而经济资源承载力则从44.8万人上升到54.8万人,经济资源承载力远远超过其土地资源承载力,其综合承载力比值为1.56,恭城县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这与其较高的经济资源承载能力不无关系。因此,增强瑶族地区经济资源承载能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3、资源滥伐、环境遭受破坏仍是制约瑶族地区发展的大问题
由于瑶族地区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长期以来根本上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资本积累,更不用说技术上的积累,因此,瑶族经济的发展不得不依赖于增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资源开发又因为缺乏资金、技术的支持,往往是以掠夺性方式来进行。长久以来,瑶族地区土地开垦方式是不当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以至于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对瑶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近10年来,是瑶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资源承载能力也在不断上升,有较突出表现的是恭城、富川县,随着经济发展,其经济资源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1995年恭城、富川县分别为60.14%和58.94%;到2005年恭城、富川县分别为62.26%和63.44%。这种现象揭示出两方面问题:一是说明近年来,瑶族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增长是建立在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减少的基础上;二是说明县域经济总量的增加是以土地资源存量的相对减少为代价来实现的。恭城、富川县综合资源承载力呈现富余状态。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反映了资源承载力的本质。而对于都安、大化、巴马瑶族自治县来讲,其综合资源承载力已经处于超载状态,极端脆弱的自然环境状况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资源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即加剧了瑶族地区的贫困程度,加大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生态环境破坏还造成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据悉,目前广西大石山区每年旱涝灾害发生率为上世纪50年代末的3倍,由此表明,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广西瑶族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
|